出品|妙投APP
作者|刘然
题图|视觉中国
港交所即将敲锣打鼓迎来一个大客户——
快手科技()已经发布了正式通告,称将全球发售3.65亿股,其中香港发售.05万股,国际发售3.56亿股,指示性发售价格范围在每股~港元之间,对应股份市值分别为亿港元和亿港元。
抢跑抖音,成为“短视频第一股”,快手的认购异常火爆。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基于亿港元的保证金贷款额计算,快手面向散户的股份目前已获20倍超额认购。腾讯新闻《潜望》也报道过,在过去这70多天,各方投资人四处寻找可能与快手CEO宿华等核心管理层最近的关系,以拿到额度进行贩卖。
不过通常来讲,企业在香港上市公开发售的配比往往是10%,而算下来快手这番在香港只发售2.5%的比例,操作引人遐想。
前有同样集夸赞和指责、增长和亏损于一身的拼多多,为快手营造了一个开阔的估值空间,(这也是快手一直强调电商的原因之一),就在这个过程中,快手获得了3亿多日活、7.69亿月活,GMV一年翻了5倍多......
只是眼前的光是真的光明吗?妙投认为,快手是年以来打新风险最高的标的。
一、增长透支?
整体来看,目前快手的基本面有触顶的风险。
快手目前的主要收入来自直播打赏(销售虚拟物品)、线上广告营销以及电商、网络游戏等业务。招股书显示,年、年、年,快手的营收从人民币83亿元增值亿元,截至年9月30日,快手前三季度的营收为亿元;截至年11月份,该数据为亿元。
数据来自快手招股书
快手真正的商业化始于年,相应的,彼时的同比增速高达.4%。不过此后,快手的整体增速呈现降低的趋势,年同比增速降至92.7%,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降至49%。
快手的日活增长也有走低的趋势。年、年以及年的平均日活用户分别为0.67亿、1.17亿、1.76亿。年,曾经在年春晚达到高峰的日活也渐渐落了下来。
当然,对用户基数本身已经比较大的快手而言,增速降低是预期之中,年,快手通过广告和营销投入等手段进行了拉新和维护,招股书显示,截至年6月30日,快手的平均日活拉升至2.58亿。
数据来自快手招股书
但是,抢救日活增速、拉拢用户的代价,是走高的费用和由盈转亏的严酷现实。
年和年前三季度,快手的毛利率分别为34.7%和37.6%,截至年11月,快手的毛利率达到了近40%,但此刻的快手颇有“流血上市”的意味,并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年11月,快手的经营性亏损高达94亿元。
招股书显示,年~年,及年前三季度,快手净亏损分别为.45亿元、.29亿元、.52亿元及.71亿元,即使撇除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及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之后,年前三季度经调整净亏损为72.4亿元。
数据来自快手招股书
快手解释称出现大规模亏损的原因是,年在大数据中心建设、研发、人才引进与储备、市场推广等方面做了很多主动和长期的资本投入。招股书显示,其中主要的开销还是在营销费用,年前三季度,快手的市场营销费用从年同期的56亿元增至亿元,费用率由20.5%骤升至48.8%。
数据来自快手招股书
规模增速已经开始走低,似乎没撑起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