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委副书记刘宛康说,此次洛阳牡丹文化节还要请马金凤、杨澜、蒋大为、鲍国安等文艺界知名人士,以及日本冈山、法国图尔等洛阳部分友好城市代表,在线上为牡丹文化节送上“云祝福”。
4月2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了第38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新闻发布会,特批准第38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定于年4月5日至5月5日在洛阳市举办。
洛阳重生的牡丹洛阳的牡丹,因为笼罩了一层神话色彩而显得更加神秘动人。
相传一年冬天,武则天带宫女到上苑饮酒赏雪,到处皆是银装素裹,突然,她发现在白雪皑皑之中有点点燃烧跳跃的火苗。定睛一看,原来是点点红梅,甚是欢喜。这时,便有宫女进言:“武后,梅花再好,毕竟是一花独放。如果您能下道懿旨,让这满园百花齐放,岂不更好?”
武则天听罢哈哈大笑说:“春时花开,不足为奇。百花斗雪竞放,方合我心意!”于是,令宫女拿来文房四宝,当即手握霜毫,蘸饱浓墨,在白绢上写了一首五言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写罢,她叫宫女拿到上苑焚烧,以报花神知晓。
百花仙子接令后,都知道武则天心毒手狠,什么样的事都干得出来,便不敢违抗。唯有牡丹仙子十分气愤的说:“武则天管人间事,而我们的花期则遵循天地时令,岂容她逆天乱地!只要我们意志坚定,看她能奈我何?”
第二天,除了牡丹,百花齐放。武则天知道后怒气升天,下令放火焚烧牡丹园,一个不留。待满园牡丹焚烧成灰烬,武则天依然怒气未消,恶狠狠的说:“连根铲除,贬出长安,扔到洛阳邙山,叫它断种绝代!”
可是到了洛阳邙山,虽然土地贫瘠,但是牡丹仿佛回归故土,便在这里扎了根。这里的人很早就非常喜欢牡丹。于是家家移种,户户育植。远乡的人也纷纷跑来移栽。牡丹仙子看洛阳人这样喜爱牡丹,非常高兴,一到谷雨,株株怒放,千姿百态。观赏牡丹的人,扶老携幼,朝暮不断,人海花海,盛况非凡。
牡丹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的国花,就是因为牡丹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优秀品格。她不畏权贵和恶势力,不娇柔脆弱,即便是贫瘠的土地上,仍然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洛阳也因为各种意味悠远的牡丹传说而披上一层神圣的光彩,牡丹的坚贞、正气也让洛阳变成了一座圣城,而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节也让洛阳的历史文化得到了发扬传承。
历经38年文化节形式日趋多样化从年起,洛阳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37届牡丹文化节。38年来,牡丹文化节从单纯的赏花灯活动发展成为现在的融合了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济贸易、文化体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节会活动。连年举办的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前来感受这座古城的文化内涵,也为牡丹花会赋予了更强烈的区域文化特色。
年6月,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