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海豚保护组织DolphinProject偷拍下了这样一幕:在日本的和歌山县太极町,“直播”着捕杀海豚的画面。
猎人们将海豚群逼进渔网,它们试图逃跑,却只是徒劳。
很快,海豚被拽到防水布下,在阵阵哀鸣声中被一刀一刀砍死。
洁净的海水被染成血红,久久不散。
这个地方,就是著名纪录片《海豚湾》的取景地。
每年,上万只海豚在经过这片海域时,被渔民赶尽杀绝。
获得奥斯卡奖的时候,导演说“等到猎捕海豚的行为消失之日,才是我真正获奖之时。”
可是,10年过后,海豚的惨剧依然在上演。
最近,BBC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口碑爆棚,首播飙升至豆瓣9.9。
这部一秒封神的作品,绝非套路化的风景宣传片。
镜头里,充斥着动物求救的声音:“救救我”。
在南乔治亚岛有一个废弃捕鲸站,记载了一个世纪前的血腥历史。
年,挪威探险家卡尔在这里发现了大量鲸鱼,两年后建立起第一个捕鲸站。
人们发现,鲸鱼的每一寸身体,都有利用价值:
鲸鱼肉是上等饲料,鲸油可加工成肥皂和润滑剂。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装备需要大量的鲸油,造成数以万计鲸鱼的惨死。
年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有将近万头鲸鱼在这片海上被猎杀。
捕鲸最失控的时候,名男性员工,两批人每天各工作12小时,昼夜不停。
一头体长33米的蓝鲸,两小时内便被完全肢解,仿佛没存在过。
像一架永远转动的屠杀机器,人类把血腥的枪口对准这些无辜的生命。
南露脊鲸在鲸鱼的种群中,有些特别。
它们天性温和,而且毫无戒心。
遇见捕鲸船或人类的身影,它会好奇地靠近。
而善意得到的回报,是被人类定义为“很容易猎杀的鲸鱼”。
几十年间,有3.5万头南露脊鲸被捕杀,最严重的时候,全球仅剩35头。
处在食物链顶端的人,还在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幸存者。
今年6月,日本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时隔31年重新开始商业捕鲸。
国际社会的指责遭到日本的冷处理,理由很充分:捕鲸是“传统文化”。
这种残酷的行径,竟然被融入到教育中。
千叶县南房总市就曾经组织小学生,现场观摩鲸鱼的宰杀过程。
孩子们上前触摸鲸鱼的皮肤,回家还要写下观后感。
身长9米的小须鲸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等待人类凌迟。
解剖过程持续了一个半小时,鲸鱼的皮肤被剥开,流出血液和内脏。
看到最后,很多孩子被吓得说不出话。
就在日本被环保人士攻击的时候,有一个国家还在疯狂捕鲸:挪威。
年,美国《时代》周刊报道,挪威每年捕杀的鲸鱼数量,超过了日本和冰岛捕鲸量的总和。
这个全球头号“鲸鱼杀手”,年以来捕鲸量高达1.2万头。
仅年的“战绩”,就有头鲸鱼。
挪威捕鲸人有一个爱好——捕杀怀孕的母鲸。
因为携带着未出生的小鲸鱼,它们通常游得慢,容易被手榴弹击中。
对鲸鱼而言,比死亡本身更可怕的,是死去的过程。
捕鲸叉有45公斤重,刺进腹部后会触发机关,释放出克炸药。
爆炸后的捕鲸叉会像伞一样打开,彻底破坏鲸鱼的体内组织。
如果鲸鱼死得“太慢”,捕鲸人会用枪打死它。
如果说猎杀是一场迅速的杀戮,那气候变化下的动物遭受的则是漫长的凌迟。
《七个世界,一个星球》的摄制组成员,因为一个举动登上了热搜:
南极地区的拍摄就要结束时,他竟毫无预兆地哭了。
“这里很热,我只希望能保住这个地方,并保护好它们……”
印象中的南极,还是《帝企鹅日记》中的画面,一片冰雪世界。
可是,全球变暖已经让南极的“人设”翻车了。
这片极寒的净土,正在变得异常温暖,每年消融的冰川有多亿吨。
30年前,延伸到海岸的冰川,现在退回到了大陆深处。
海豹、企鹅身上厚厚的皮毛,因为升温成了威胁生命的累赘。
人类喊着美丽星球的同时,把它一点点毁灭,留下满目疮痍。
另一端的北极,则是另一幅地狱景象。
由于接近人类活动范围,冰川加速融化,让北极熊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为了寻找食物和落脚地,它们要流浪一千多公里。
如果找不到浮冰,结局就是精疲力尽,然后溺死在海里。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Paul在巴芬岛探险时,偶遇了一只瘦弱的北极熊。
身上的毛发几乎掉光,还被脏水染成了黄棕色。
它拖着虚弱的身体,在肮脏的垃圾桶里翻找着食物。
造成这幅悲惨画面的人,却无所察觉。
上周,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发生洪灾,是年来最危险的一周。
超过80%的地区被淹,馆藏文物、书籍也被浸泡。
在茫茫海水之中,基础设施瘫痪,全城进入紧急状态。
当人类在疯狂挽救自己的时候,也许察觉到了自然的报复:
自己早已经忘了无数个生命,正在遭受着无辜的戕害。
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的解说员戴维·阿滕伯勒,是英国的自然博物学家。
年的一段视频,成了他参与拍摄本片的契机。
国际动物救援组织公布过一段视频,让看过的人脸红:
一只红毛猩猩向人类做出了反击,毫无畏惧。
它发现自己的家被摧毁时,爬上摇摇欲坠的树干,用力量挡住挖掘机。
外媒说:“这只绝望的猩猩在推土机破坏性的力量面前,疯狂寻找一个庇护所,机器已经摧毁了它身边的一切。”
可是下一瞬间,被前进的机器无情地甩到地上。
结局,没有人忍心去想。
人类为自己建造安居之所的时候,另一些生命却被挤得无家可归。
动物没有做错什么,却要为人类的行为买单。
此前,印度尼西亚的救援人员发现了2只奄奄一息的红毛猩猩。
这是一对母子,在寻找食物的时候被村民围攻。
为了保护孩子,妈妈用自己的身体挡了74枚子弹。
前些天,《奇葩说》中有这样一个辩题:救画还是救猫?
黄执中提出了“远方的哭声”理论,李诞却笑着说:那太远了我听不到。
有人说,这部BBC纪录片记录的,就是“远方的哭声”,与自己无关;
哪怕海平面真的在上升,又要花上多少年,才能淹没我呢?
哪怕资源真的耗竭,到了那一天,我可能已经不在这世上。
这些,又与我何干?
中途岛的海鸥与你无关,浮冰上的北极熊与你无关,和歌山的鲸鱼与你无关。
那吞噬了39位消防员的山火,掀翻广州的台风,一年比一年难熬的酷热夏日,也与你无关么?
《三体》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人不可能毁灭一个星球,如果这个世界毁灭了,那是所有人;
包括活着和死去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你别看不见,淹没威尼斯的大水,已经快要漫到我们的脚底下了。
-End-
点个在看,告诉我你在思考
参考资料[1]东京新青年.为了培养民族自豪感,日本小学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宰杀鲸鱼,写观后感后还要亲自品尝!-07-23
[2]Time.NorwayKillsMoreWhalesthanJapanandIcelandCombined,ReportFinds:-06-1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