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一心向善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用

  8月26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全国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公布了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先进典型暨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名单,天津15个先进典型榜上有名。

天津市河西区

“天津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

志愿服务项目

  爱心使然帮扶助残

  “天津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成立于年11月8日,是全世界第一个全部由佩戴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组成的合唱团,成立至今已经五年。发起人肖玲是天津市残联从事聋儿语训的干部,她也是一位听障儿童母亲。她在工作中发现许多佩戴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说话时语调直白,缺少起伏和情感的细腻表达,面对很多有形无形的歧视,更让他们胆怯自闭不愿与人交流。

  面对这种状况,肖玲与三位从事音乐和戏剧表演工作的朋友经过探讨,产生了组建一个合唱团以音乐康复听障儿童的想法。这是因为音乐艺术具有高低强弱、明暗快慢的特性,它表达情感比单纯的语言更细腻,优美的旋律与和声有助于提高审美情趣,调动阳光向上的快乐情绪,尤其合唱艺术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改善封闭自卑的性格。

  五年来,天津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从8名团员发展到42名,志愿者从4人发展到46人,志愿者们来自各行各业,有专业院团的作曲家、演奏家、舞蹈家、戏曲表演艺术家、媒体记者、医学专家、大学教师、企事业干部、大学生等。他们积极发挥个人所长致力于“小海豚”的成长与发展,倾情付出,义务帮扶。

  定位明确手段多样

  合唱团的建团宗旨是“科学康复、艺术陶冶、改变性格、扭转命运”。定位目标是做全世界最好的听障儿童合唱团,以“我行你也行”的精神给全世界所有的听障人士做出榜样。

  唱歌对常人来说并不难,但对听障儿童是难上加难,他们虽有人工耳蜗助听,但准确辨别音高放声歌唱,那几乎是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为了让某些孩子区别出Do和Re的音高差别并进行模唱,志愿者常常要花费数月甚至半年之久的努力。

  为调动团员学习的积极性,志愿者组织团员家长成立了妈妈合唱团,把团员与家长编成同桌同学,一起练歌一起学习五线谱和乐理知识,从而强化家庭艺术氛围。为方便团员练习歌唱,志愿者捐献出电子琴和乐理书籍,合唱团艺术总监、天津歌舞剧院国家一级作曲家张如昕根据团员音域特点创作曲目,编制原创视唱教材,定期举办课堂音乐会与周年音乐会,录制专辑CD,组织志愿者撰写有关音乐康复的论文,并依据团章规定,建立志愿者与团员的加入与退出程序,并定期招生纳新。

  为增强团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志愿者张玉恒、李小蕙辅导团员学习曲艺和戏曲艺术,汲取祖国传统艺术营养,强化传统身段念白唱腔的功力。志愿者们还成立了小海豚戏剧社,自创舞台剧,志愿者王艺陶、张晶晶、夏慧卿为团员细致入微地纠正语音语调,辅导他们扮演各种角色,体验戏剧表演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肯定自己。

  为提升团员对音高节奏的感知能力,天津音乐学院手风琴教授朱经白和志愿者田爱军分别捐赠了手风琴和尤克里里一批,并辅导团员学习这两种乐器,提高对不同音乐形式的理解。

  不忘初心一心向善

  “小海豚”建团初期,没有固定排练场地,志愿者们只能带着孩子们四处打游击。随着时间推移,合唱团员越来越多,排练场地成为了制约团队发展的巨大难题。年末,得知合唱团困境的河西区文化馆为“小海豚”安了家,作为关爱残障人群文化权益的公益项目,启动了“天津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志愿服务。

  为适应听障儿童学习合唱艺术,志愿者们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除了每周六的声乐面授课,每晚都有多位志愿者以   回报社会声名远播

  “小海豚”牢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扶,也尽力回报社会,他们到小学、大学、医院、企业、消防队、举行公益演出。同时助力北京、青岛、上海等地成立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向他们提供乐谱资料。在国外参加合唱比赛期间也进行义演,并把收入捐给当地的听障儿童学校。

  天津市妇联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专门为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成立了专项基金,累计收到社会各界捐款.8万余元。小海豚志愿者各尽所能、倾情奉献、分文不取、恪守底线,将捐款全部用于合唱团的各类活动支出,五年来所有志愿者从未用这些善款买过一瓶水一盒餐,他们偶尔收到的一些劳务补贴也都全部捐给了基金会。

  “小海豚”声名远播,中国天津、北京、德国、法国都有志愿者,著名艺术家郑小瑛、歌手汪峰都曾亲自前来看望孩子们,众多演艺界明星每逢周年纪念都会发来祝福视频。小海豚曾举办多次专场音乐会,与多个交响乐团和著名指挥合作,接受众多中外企业的邀约,在不同的舞台上呼唤人们   硕果累累美誉斐然

  五年来,合唱团茁壮发展,带来一个个惊喜。年赴俄罗斯索契参加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以合唱《小鲤鱼跳龙门》获“有表演民谣组”银奖与和平友谊进步奖。

  年赴德国参加第十届约翰·勃拉姆斯国际合唱比赛,以合唱《画扇面》获“有表演民谣组”银奖和世界合唱组委会青年合唱项目资助奖。

  年赴香港参加“一带一路”世界合唱节,以合唱《风情雅颂》和《五德神禽颂》获得两个金奖。同时在中国乌镇戏剧节上演出了舞台剧《小动物合唱团》和《小草的四季》。

  年赴法国参加“普罗旺斯”合唱节与阿维尼翁国际戏剧节,以多场音乐会和舞台剧《哪吒闹海》赢得巨大声誉,被称之为来自中国的奇迹。

  年“小海豚”参加中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开幕式演出更是引起全社会的高度瞩目和赞誉。

  五年来,“小海豚”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的多个栏目一展风采。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也纷纷予以专题报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年12月31日晚,央视跨年直播习近平主席新年致辞后,现场直播了“小海豚”的演唱。孩子们活泼开朗、自信优美的歌声,家长们乐观阳光、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事迹感动并鼓舞着社会各界,“小海豚”克服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勇敢跳过听障这道“龙门”,以自己的天籁之声传递出了希望和力量。

  志愿者们愿以真、善、美之心,助力听障儿童“科学康复、艺术陶冶、改变性格、扭转命运”,帮助他们在未来广阔的人生舞台上展现精神和勇气,最终实现美好梦想!

来源:文明天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unaht.com/xydl/7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