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了5年的鳝鱼放生后拼命游回岸边,真的是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医院的偏方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34566.html
对于很多动物来说,被放生到不适合的环境里,等待它们的下场只有死亡。譬如网传视频中的鳝鱼,就喜欢生存在较为缺水的浅水环境中,被扔到水深处,自然会感到不适,要游回岸边。但被放生的动物是否真的通人性,游回岸边是否真的是出于“依恋”,这目前还是个开放性答案。biokiwi生命科学科普作者前段时间,一个放生黄鳝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起来:

网传视频片段截图

视频中一男子在水边放生黄鳝,却没曾想丢进水中的黄鳝居然三番五次地游回岸边,在温情的bgm下,仿佛很舍不得男子的样子。男子甚是感动,解释说这是养了好几年的黄鳝通人性。评论区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认为黄鳝大脑结构这么简单,咋可能懂得人类的情感。大家在网上,也经常能刷到被放生的乌龟、鱼游回岸边的视频和段子,那么它们这种行为,真的是出于通人性吗?

一、黄鳝游回岸边是因为通人性?我们只知道它不游回来就快死了

被放生的黄鳝为什么游回岸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根据黄鳝的生活习性找到一些线索。

黄鳝(Monopterusalbus),喜欢生活在水流缓慢且较浅的沼泽、池塘、或者稻田间。为充分适应这样缺水的环境,它们演化出了一套优秀的呼吸系统:因为水少,水能提供的氧气自然也不多,所以它们的鳃有一点点退化;相应的,则掌握了利用皮肤直接在空气中进行呼吸的能力。

研究发现黄鳝可以利用皮肤,从空气中摄取自己所需的浓度为25%的氧气,以此来适应“缺氧”的浅水环境[1]。

黄鳝的皮肤表面覆盖黏液,有助于它使用皮肤进行呼吸

图源:LiemKF.

而在文章开头的视频中,男子把黄鳝直接丢到了河中央的深水区,这对于习惯了同时利用鳃和皮肤进行呼吸的黄鳝来说,就好比往你鼻孔里灌水一样难受。

那难受该怎么办呢?当然是要往自己更加习惯的浅水区域游了。殊不知人家会错意,又把黄鳝丢了出去……这个时候,黄鳝内心恐怕只想骂人。

无独有偶,还有人发现,放生到江里的黑鱼也会游回来,好像“恋恋不舍”的样子。

男子放生黑鱼后黑鱼游回丨图源:安徽高速之声报道截图

同样的道理,其实黑鱼(Channaargus)也是一种适应低氧环境的鱼类。有研究表明,要是阻止成年黑鱼浮上水面,可能会导致它们死亡。相反,如果是在泥泞的环境下,只要维持一定的湿度,黑鱼也能存活下来[2]。

类似的放生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放生某些特定的鱼类或者淡水龟之后,它们往往因为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或因为一些关键的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想要尝试逃离新环境,才会往河岸边游。总之,被放生的动物是否通人性,它们游回岸边的行为是否真的是出于“依恋”,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肯定,造成它们回游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生存。毕竟对于很多动物来说,被放生到不适合的环境里,等待它们的下场只有死亡。二、错误的放生其实是杀生有时候,人类的“放生”行为,实则是在对动物情绪、生活习性不了解情况下的一种“自我感动”——直白一点说,错误的放生行为往往是杀生。首先,错误的放生很可能导致被放生的生物死亡。比如年,在曼谷的一座寺庙,将只能在陆地生活的陆龟放生到了水里。没过多久,陆龟们就全都被淹死了。同样,如果我们将淡水鱼放生到海里,巨大盐度差异带给它们的后果往往是立刻死亡。不仅如此,放生还可能会导致当地生态遭到破坏。被放生的动物舒服了,当地的原住民们却舒服不起来了。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巴西龟的放生。巴西龟也叫红耳龟(它们其实主要来源于北美,并非巴西),因其两侧的红色花纹得名,已被列为世界上最具有侵害性的种有害生物之一,是一种臭名昭著的外来入侵物种。红耳龟

图源:视觉中国红耳龟作为宠物,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然而许多主人在饲养过程中的放生或者弃养行为,让红耳龟成功“入侵”了北美以外的其他地区。又吃植物又吃动物、生存能力极强的红耳龟,会打破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其他物种种群数量减少,在某些红耳龟入侵的国家,他们甚至成为了最常见的乌龟。澳大利亚就曾报导过,红耳龟的生物入侵对当地的多种水生生物,包括稀有蛙类造成的影响[3]。在中国也有广泛的红耳龟入侵现象。有调查发现,来自北美的红耳龟已经分布在我国的各个水域,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影响[4]。不仅如此,对人危害极大的沙门杆菌,就有好几种来源于入侵的红耳龟[5]。还有研究者将目光放在大型放生活动上。通过调查云南的地举办的放生活动,发现有71.5%的区域放生过牛蛙或者红耳龟这样的外来入侵物种[6]。通过对比云南省的牛蛙养殖场与放生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我们发现放生行为会让外来入侵物种更容易入侵到生态系统中[7]。牛蛙也是一种本来生存在北美的外来入侵物种。尽管在年被批准为水产品种,但仍有危害生态环境的风险

图源:视觉中国除了红耳龟和牛蛙,类似的可能被放生的外来入侵物种还有福寿螺、小龙虾、罗非鱼、鳄龟等等。如果你放生了它们,不仅没有“福报”,还可能会导致环境中其他动物的大量死亡,甚至是物种灭绝。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有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了《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它们对我国经济、生态造成的损失可达数千亿[8]。要解决这样的现状,一方面需要人们更多得了解生态学相关知识,避免随意放生;另一方面则是加强相关的法律规定设定,用强制有力的手段控制这类行为。三、动物,真的能够“通人性”吗?所谓的“通人性”,其实可以理解为拥有类似人类的情感。早在一百多年以前,达尔文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就发现动物的情感流露比我们想象的可能要复杂得多:“Eveninsectsexpressanger,terror,jealousyandlove,bytheirstridulation.”“即使是昆虫,都会通过鸣叫声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害怕、妒忌和爱”—CharlesDarwin,TheExpressionoftheEmotionsinManandAnimals——查尔斯·达尔文《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9]达尔文提出的动物表情:a人类恐惧的表情,b猩猩失望的表情,c猫表达敌意的形态,d狗表达敌意的表情

图源:Darwin,C.TheExpressionofEmotioninAnimalsandMan2ndedn(Appleton,NewYork,/).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身边动物的情感变化:狗的吠叫和低吼,往往是在表达生气、充满敌意的情绪;而猫在你怀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又代表它可能是觉得很舒服、很开心的意思……在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以小鼠为研究对象,试图掌握小鼠产生情感的机制。通过给予小鼠不同的刺激,比如轻微电击(疼痛)、蔗糖(甜味)、奎宁(苦味)、造成惊吓感等,之后对小鼠的表情(耳朵、脸部、胡须、嘴巴等面部结构变化)和神经改变进行检测。将得到的图像经过机器学习处理之后,可以看出,小鼠的表情会随着不同的刺激出现一定的变化,可以将由各种刺激引起的小鼠不同的面部表情,分为不同的情感类别,类似于人类的基本情感。神经检测的结果也显示,在类似的表情下,小鼠的神经变化也具有一定的规律[10]。这表明小鼠这样的哺乳动物在外界刺激下是可以表达出一定的“情感”的。不同刺激情况下小鼠表情的差异

图源:DolensekN,GehrlachDA,KleinAS,etal.Facialexpressionsofemotionstatesandtheirneuronalcorrelatesinmice但是,研究者发现,更高等的动物,比如海豚、黑猩猩可能会表现出更复杂的情感。比如当海豚发现同伴死亡之后,它会有意识地去推动、轻抚同伴的尸体,做出一些同伴死后的关照行为[11];类似地,当黑猩猩的孩子因为意外死亡后,它们往往也会做出类似“哀悼”的行为,甚至会因此忧郁、绝食[12]。研究者推测,类似这种更复杂的情绪表达,可能只在具有更加复杂且精密大脑的动物中才会产生[11]。一只成年海豚在尝试压低死去的同伴

图源:BearziG,KeremD,FureyNB,etal.Whaleanddolphinbehaviouralresponsestodeadconspecifics所以真正能称之为“通人性”的动物需要更复杂的、更精细的大脑结构。而像小鼠、鳝鱼这样大脑结构相对简单的动物,虽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拥有类似开心、疼痛等等“情感”但是否能产生依恋、不舍、感恩等情绪,是否能达到“通人性”的程度,目前还是个等待科学家进一步解答的开放性问题。参考资料:[1]LiemKF.Functionalmorphologyoftheintegumentary,respiratory,anddigestivesystemsofthesynbranchoidfishMonopterusalbus[J].Copeia,:-.[2]CourtenayWR,WilliamsJD.Snakeheads(Pisces,Channidae):abiologicalsynopsisandriskassessment[M].USGeologicalSurvey,.[3]O’KeeffeS.Investinginconjecture:eradicatingthered-earedsliderinQueensland[C]//Proceedingsof13thAustralasianVertebratePestConference.NewZealand:ManaakiWhenua‐LandcareResearch,Lincoln,,4:-.[4]MaK,ShiH.Red-earedsliderTrachemysscriptaelegans(Wied-Neuwied)[M]//BiologicalinvasionsanditsmanagementinChina.Springer,Singapore,:49-76.[5]GongS,WangF,ShiH,etal.HighlypathogenicSalmonellaPomonawasfirstisolatedfromtheexoticred-earedslider(Trachemysscriptaelegans)inthewildinChina:Implicationsforpublichealth[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8-30.[6]LiuX,McGarrityME,BaiC,etal.Ecologicalknowledgereducesreligiousreleaseofinvasivespecies[J].Ecosphere,,4(2):1-12.[7]LiuX,McGarrityME,LiY.TheinfluenceoftraditionalBuddhistwildlifereleaseonbiologicalinvasions[J].ConservationLetters,,5(2):-.[8]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多种已入侵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十年增三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unaht.com/xysc/7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