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青春痘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117/8598820.html
如你所见,这是一颗最新上市的i9-K,采用全新的Rocket-Lake内核,IPC暴涨19%,是目前最强8核游戏CPU。今天,老黄将围绕这款CPU装一台套价格两万左右的游戏配置。
装机配置一览:
CPU:i9-K
散热器:超频三巨浪一体水冷
内存:阿斯加特洛极W38GxMhz
主板:微星ZGodlike
显卡:华硕RTX巨齿鲨
电源:振华WLEADEXⅢ
键盘:GANSS高斯GS87G
显示器:泰坦军团N27SH
微星Z超神:终极信仰
装机主板还是微星ZGodlike,供电为18项数字供电,单项支持90A输出。为了支持HEDT级别的恐怖供电,VRM散热装甲使用了多重鳍片+热管散热方式,不负板皇之名。
巨浪一体水冷:螺丝道场里的惊涛骇浪
为了有效压制K庞大的性能输出,散热器建议采用、一体水冷甚至分体水冷。老黄这次用的是超频三推出的巨浪一体水冷。这款散热器支持4厂联动ARGB,全新的大铜底设计,毕竟“底大一级压死人”。官方标注该散热器足以压制W功耗的CPU,是压制K的好工具。
华硕RTX巨齿鲨:上岸的巨齿鲨,同样凶猛
这次使用的显卡为华硕RTX巨齿鲨,这是一款定位略低于Tuf、主打线下销售的显卡。该显卡采用三风扇+轴流扇叶设计,散热器外壳为轻量化而生的工程塑料,穿越核心区域的热管总数为5根,显卡制造工艺与旗舰级ROG产品采用了相同的“全超冷”制造技术,整卡运营寿命周期得以大幅延长。
振华LEADEXⅢ:点亮能量核心
为了拉动i9+RTX组合,电源使用的是振华额定WLEADEXⅢ金牌全模组电源,该电源最大的亮点是支持ARGB灯效,同时拥有16种灯光模式,由于采用了透明的模块输出口和ARGB风扇,炫酷灯效将电源这块传统Diy领域未被灯效照顾的区域装扮起来。
该电源外观铭牌标注12v单路输出W,理论上拖RTX以下的单卡毫无压力。除了传统接口外,该电源额外为现在日趋复杂的ARGB设备提供了一个5vARGBSYNC接口。
阿斯加特洛极W3:连妹子看了都喜欢
内存使用了2根颜值爆表的阿斯加特洛极W3DDR48G内存,XMP频率C16。这款内存老黄之前评测过单根16G版本,灯效炫丽,XMP0Mhz下能通过各种应用和烤机测试,稳定性和超频潜力都还不错,颗粒为三星/南亚出品。
泰坦军团N27SH显示器:价格不高端、功能不简单
显示器是泰坦军团27英寸HzN27SH显示器,面板为VA,刷新率Hz,色域特性为90%sRGB/68NTSC。显示器特性:背板有三条RGB变色灯带、支持调整高度、偏角,显示器支架内部有线缆仓,可收束线缆。
老黄平时玩守望先锋和坦克世界比较多,所对曲面屏倒是情有独钟。有人这里要说“为啥要选VA啊,VA有拖影”,老黄表示拖影至少自己实测似乎只存在于暂停测试中,人眼在高速运动中真的无法察觉到拖影,倒是刷新率低了会影响跟枪等操作。
GANSS高斯GS87G:手感清脆、回弹给力
要想码字有节奏,还得用青轴。这款键盘是GANSS高斯GS87G机械键盘,这款键盘属于87键键盘,支持2.4G蓝牙/有线双模,只能同时开启一种模式。老黄试了试手感还不错,键帽是PBT热升华工艺制成,手摸上去有颗粒感。
整机安装时间不超过30分钟,毕竟没有太多附件,机箱也还没有到。下面是各个部位的灯效:
实战K:温度真的是最大弊病吗?
英特尔第十一代平台被大量竞品粉丝玩家称为“大火炉”甚至描述成“核聚变”,实际使用时真有网友所说的这么不堪?老黄在多个基准和游戏中进行了实测,基准测试项目包括7Zip解压基准、wPrime计算基准(M)、CPUZ基准、PASSAMRK基准、R20渲染基准、V-ray渲染基准、y-cruncher计算基准(K长度)、海豚模拟器基准,游戏测试为《使命召唤6重制版》、《古墓丽影:暗影》、《控制》、《杀手2》、《守望先锋》、《坦克世界》、《战地5》七款热门竞技、3A游戏。
公共设置:i7-KFOC/K开启TVB,电压不限,防调压模式为自动,内存设置C16-18-18-,1:1分频,Gear1,主板BIOS版本7C70v17。
测试方法:使用CoreTemp观察每个内核温度,每次测试前清除历史数据。
K专业/游戏场景温度测试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在专业应用和实际游戏测试中,i9-K的温度并不比上一代10核i9更高,当然,当我开启Aida64中的FPU单跑时温度依然会破百,毫无疑问IPC的巨大提升同样导致温度的剧增,在相对架构没有彻底变化前,性能和温度始终会呈现此增彼涨的状态。
顺便对比了一下两代最强八核处理器在理论性能方面的差别,除了在y-cruncher这项Pi计算项目上离奇倒吸牙膏,K对KF在同样默频下的设置可谓碾压,最低6%最高26%的提升,确实诱人。
再看看功耗,解锁功耗限制后的K可谓“威力十足”,通过Aida64的FPU单烤,测得整机功耗为W左右,而极端状态下GPU和FPU双烤,可通过功耗表测得数据峰值为W,已经超过了大部分玩家W电源的额定功耗。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电源就会因此炸掉,因为一般来说没有虚标的电源都有一个基于额定电源之上50-W的峰值冗余,短时间内突破到冗余空间是可以的。同时实际使用,比如游戏时,功耗仅为-W之间。
分频是限制11代酷睿的最大枷锁?看怎么用!
配合3月30日Bios和第十一代酷睿,Z和Z都能手动设置Gear1/Gear2模式,有人说Gear2就是渣啊,内存延迟高那么多被被上一代打得MA都不认识……真的是这样的吗?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本次使用的内存,本次老黄拿到的是一对阿斯加特洛极W3内存,台风读出颗粒编号为K4A8GWC-BCRC,是三星的C-Die颗粒。
目前的默认设置为XMP:MhzC16-20-20-40CR1,G1模式,memBench成绩为读48K写32K延迟56ns。
接下来上调频率至0Mhz时序放宽到18-22-22-42CR1Gear1,跑分后甚喜,延迟继续降低,内存读写都有明显进步。
继续,内存频率提升到0,时序19-21-21-39,这时Gear自动跳到2,内存比率回到1,,读写提升到59K/39K,延迟暴增到64+;回到BIOS手动设置Gear为1,无法启动。
最终设置,0C18-22-22-42CR1Gear1,这时是兼顾延迟和带宽最佳的时刻。
诚然Gear2的放开会让延迟增加,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内存吞吐量也相应增加了,所以Gear模式到底怎么选也有了定论:
Gear1:低延迟,适合竞技类FPS游戏玩家,帧生成率高,跟枪稳定!
Gear2:大带宽,适合高分辨率下的设计师等专业用户,大素材加载更优秀!
本次装机有两处遗憾,一是精心选择的鑫谷开元T1机箱由于严重缺货,发货稍微晚了一点;二是本来想测试一下intel关于PCIe4.0通道对SSD的性能提升,可惜目前手中的SSD都不支持PCIe4.0。打算上手11代酷睿的朋友老黄推荐你用鑫谷开元T1这款机箱,支持前/、后双水冷位,在主板供电处还有单独风扇缓解主板供电部分温度,之前推给几个兄弟上分体水都觉得挺好用。
总的来说11代酷睿不仅没有因为核心数的减少而退步,相反,在同频性能和多线程效率上大大提升,当然,受限于14nm工艺烤机温度确实较高,实际使用与10代没有区别,所以温度并不影响11代酷睿成为目前最香的游戏CPU。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