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杨澜主持一档访谈节目,看起来靓丽、阳光,举止言谈特别优雅。特意去翻看了她的微博,注意到她今年过生日时候的记录:“看流年似水,愿人生繁盛。我保证,不负时光,健康成长。”这是3月31日当天杨澜51岁生日,在微博上给自己留下的一份期许,语气里透着坚定。
01
一头短发,一身职业装,配上淡雅的妆容,简单、整洁、得体,这是杨澜在众多场合中的外在形象。一个人的形象,就是她最好的名片。在一次接受采访中,面对摄像机,杨澜一边侃侃而谈,一边也不忘摸摸领花、拉拉衣角,这些微小的动作,透露出她非常注重自己在观众视线里的着装。在另一场采访,就在工作人员准备设备的空隙时间,杨澜又去重新换了一套衣服,补了妆容,整个人的状态看起来更好了。颜值担当,又能够长期保持精致妆容,我想这就是一个女人散发魅力的秘诀所在。一个自我要求极高的人,外观形象不会差到哪里去,至少在别人看来是比较舒服的,这也是对自身形体的一种尊重。正如网上常流传的那句话:别人得先透过你的外表,才会有兴趣去了解到你优秀的内在。你以什么态度对待生活,生活又怎样对待你,最终都会呈现在你的容貌上。02
杨澜曾被称为“央视一姐”,是观众公认的知性女主持人。她以内在的智慧和优雅的气质,塑造了一个成功女性的形象。但这由内而外的自信和气度,是哪儿来的底气?这种底气来自内心的精神食粮,来自职业资历,来自丰富的人生阅历。在传媒业的这些年,因为工作需要,杨澜读了很多书。为了做好访谈节目,无论多忙,她都会抽出时间查阅资料,因此而养成了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近20年来,她跑了50多个国家,采访了上位人物,为此阅读了多万字的资料。“令人惊奇”,这是基辛格接受杨澜采访之后,留下的感叹。他哪里知道,在采访之前,杨澜几乎阅读研究了他关于外交方面的全部书籍。“阅读,让我的工作和人生非常受益”杨澜说,“我每年大概读六七十本书,这样能够让头脑处于鲜活的状态,其实是相当于一种保鲜。”林清玄说过:“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阅读,便是一种生命的化妆,它让生命绽放出智慧的火花。03
《杨澜访谈录》制片人郝亚兰说:“这个节目,实际上是对杨澜和被采访对象智慧的双重倚重,是杨澜和被采访对象智慧的碰撞交融。”杨澜认为,采访名人给了她很大的启发,对于职业发展中的经验积累很有帮助。正如后来谈及两次采访基辛格的事,杨澜说,提前做足了功课只是为了不要问出一些愚蠢的问题。因为第一次采访时,职业资历尚浅,采访时问的一些问题自己都觉得有点尴尬,所以,之后就总结经验教训,并且在知识储备及提问技巧方面做到有所长进。智慧,是一个优秀主持人必备的修炼,而懂得适时放低姿态,用令人舒服的交谈方式去赢得别人的钦佩,就是一种修养了。作为一档深度访谈节目,必然会有一些比较深刻、尖锐的问题,如何营造好谈话气氛,就看采访者的提问技巧了。尽管对于人物访谈已经能够做到驾轻就熟了,在每一次采访之前,她还是会先写好采访提纲,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又不死板地“按套路”“走流程”,而是根据被采访对象的个性,随机应变来带给对方一种舒适度。采访金庸的时候,当谈及婚姻观时,她不是直接从金庸先生的个人经历来问,而是从他武侠中找例子来这样侧面提问。算是充分照顾到了老先生的感受,因为他有过一段痛苦的感情经历。在一次采访杨振宁的节目中,当提及他对于年轻妻子以后生活的期望,杨澜并没有直奔问题去,而是先用了一段话作为铺垫,再用“比如说有一天你……”这样的语气来引出问题,不至于显得太唐突。“一次成功的采访,最重要的是要让被采访者知道,你明白了他在说什么,而不是把一个问题扔给他,得到答案之后,又接着问采访提纲上的另一个问题”她说,“毕竟,我不是采访的主角,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他们(被采访者)”。诚然,这是职业资历极高的一种表现。04
人不能原地踏步,总得不断前进,去接受历练,丰富人生阅历,获得成长。杨澜曾在某大学会堂面对余名师生,分享过她的3次申奥经历。第一次是准备不足,在气势上就输了,那时她大学毕业后在央视工作,意识到欠缺的地方了,于是出国留学去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二次是做足了宣传造势,并在陈述时以真情实感渲染气氛,实际是浓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打动了国际奥组委。第三次是做“北京申办年冬奥会”的陈述,事前得知需要用法语,本是英语见长的她,学起了法语,她找来北大法语老师、奥申委顾问指导,请他们帮自己练习法语,“遍不行就练遍,到最后我做梦都在说法语。”在洛桑陈述完后,国际奥委会法国委员找到她,用法语和她交流,她用英语表明自己还在继续学习法语时,对方感到非常意外。成长的代价,必然是放弃一部分现时拥有的,去追求另一部分未知的,或许会有遗憾,会有痛苦,但是得到的往往比失去的要多得多。当年,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加盟《正大综艺》走红,成为著名主持人之后,杨澜毅然离开央视,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后来回忆起这事,她说;“我希望,我不是吃青春饭的,我希望我的社会价值和我的职业价值,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积累和提升的。”很喜欢一句话: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它破土而出、努力生长的每分每秒却常常无人知晓。几十年来,杨澜一直在传媒界文化领域深耕细作,从《杨澜视线》到年创立阳光卫视,到后来的《杨澜访谈录》和《天下女人》,再到现在的《探寻人工智能》,她不断地挑战和超越自我。从青春少女到资深媒体人,从商界女强人到文化界名人,不同的年龄段,她给活出了不同的精彩。从穿着打扮,到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间,杨澜将优雅范体现得淋漓尽致,成了一个极鲜明的标签。这种优雅,是她内在文化素养与外在精致表象的完美结合,是一种由内而外地自然流露。这种优雅,是她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高贵气质,折射出生命的质感,像一道光,明媚、温暖。文
笺墨图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