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总是重男轻女,对女性不重视,并且规定女子不能入私塾学习,甚至还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好在后来时代变更,女人也能撑起一片天,女强人也比比皆是,甚至很多女人比男人还强势,男人反而越来越女性化,女人中性化。很少能够看到怨妇,这个和女人越来越独立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人对读书嗤之以鼻,认为读书人出来也是打工,并没有什么实质的作用,对于这个观点,杨澜明确表示过,女人要知道读书学习是最有用的,抱怨是最没有用的。读书带给女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没有读过书的人所无法体会的。比如同样是遭遇了困境,读过书的人可以自我排解,用正确的方式过渡这不理想的阶段,然后走出阴影,而不是想不开,在一个死胡同里无限循环,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抱怨是渲染悲观负能量的潘多拉魔盒,当你选择了抱怨的时候你就等于选择了自我放弃,事实上无论未来是怎样的,都不应该自己放弃自己,抱怨只会让你更加的难过,伤口加速腐烂,甚至没有愈合的机会,哪怕隔了一段时间结痂了,你又复述抱怨,等于撕开那道疤。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早寡已经十分不幸,最后还被婆婆卖掉,之后虽然有了自己的孩子,结果却被狼给吃了,之后祥林嫂一直精神萎靡不振,并且逢人就说自己的遭遇,抱怨老天的不公平,很多人甚至为了听她讲她儿子被狼吃了的遭遇大老远就跑过来听,可是后来所有的人都听过了,她仍在不停地抱怨,别人也就不再同情她的遭遇了,最后祥林嫂被赶出去,成为了一个乞丐,死在了漫天风雪中。
世上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更何况公平与否,命运总是不公的,我们只能接受和努力改变,很多人生来就拥有了各种别人忙活了半辈子可能都得不到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命运,但是除了抱怨,我们可以努力的改变自己未来的遭遇,并且为自己的孩子努力,去提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条件。越是没有能力的人越是在抱怨生活,而有能力的人都在忙着改变命运,哪里有空去抱怨呢?抱怨没有任何价值,你抱怨今天又下雨了,那么就能突然放晴了吗?你抱怨没有钱,那么天上会下钱雨吗?根本不可能,你想要的总得自己给自己。
读书的过程很漫长,想要累积自己的阅历十分困难,阅读量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升的,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地学习,学无止境,学到老活到老,不要做一个迂腐的老人,而应该从心理上强大起来,战胜过去懦弱的自己,不要沉迷在一味抱怨里,过嘴瘾,那样对改变现境没有任何办法,未来的路十分的漫长,也没有人可以一直陪伴着你,保护着你,如果自己不坚强的话,那么懦弱给谁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