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的这本书,形式大于内容

杨澜的《一问一世界》,是一本形式大于内容的书。

书的封面配色深蓝和浅蓝,内里的章节分页采用深蓝,是我喜欢的颜色。这样的色彩,让人平静,也令人温暖。

这本书并非新书,而是版的升级版,在原版基础上增加了07「选择与被选择」、08「谁动了谁的奶酪」两个章节,将原版后记「我的好奇心无可救药」替换成了「然后呢......」,豆瓣读书2月26日的推文《杨澜:采访了多位世界精英后,我开始质疑成功》是该书前言的删节版。通过豆瓣的活动,我得到了杨澜签名的赠书,感谢杨澜和豆瓣,以及所有助力的朋友。

该书并非杨澜一人执笔,第二作者是朱冰,她的文字占了大部分,可以看作是杨澜的传记。

整本书读下来,我比较喜欢的,是新增加的后记部分。杨澜以“什么是天命”的发问开头,谈到了年多位著名人士的离世:余光中、李敖、金庸、老布什、李咏、张首晟。

生命的消逝总是让人惋惜、感伤,但又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最终归属。

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死亡是一个非常消极的字眼,人们绝少谈及,也害怕面对,可是又不得不面对。

书中这些人对生命的态度,值得我们效仿。余光中说“河水不回头,而河常在”,李敖则欣赏庄子和伏尔泰,他们对死亡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也怀有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超脱、豁达。

遗憾的是杨澜没有进一步深入,而是转向了对当下的追问:“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对我们解开人脑的秘密带来怎样的帮助?”

......

整本书里我没有看到我期待的人们自己真正的喜怒哀乐,虽然「杨澜访谈录」追求的是“记录一个人和他(她)的时代”。

幸运的是,我在后记里面看到了让人感动的话语:

“人可以用来面对死亡的,就是曾经好好地活过。”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END--

推荐:赶快停止悲观的思维和论调

上文:优秀的女人,你不要甘于被控制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的好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unaht.com/xysc/2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