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郭敬明

这篇本来是写在豆瓣的旧文,但还是很想搬过来。可能有那么一两只、两三只看过了,所以不要打我哈哈哈哈,毕竟排版也蛮费时间的。

因为我觉得自己写得还算好看。

还因为,我懒。

懒得起题目,所以就这样吧。

01

前天晚上看了个八卦帖子,大意是说周杰伦和陈奕迅的粉丝别掐了,两家爱豆好得要死,谁的mp3里还能少了这俩人的歌呢。今天早上走在路上忽然就想到,其实要这么说的话,郭敬明也算一个啊。

我是个没看过韩寒的人,在他特别特别火的时候也没看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青春年少的时候怎么就那么完美地错过了他,就算到了后来的互联网时代也没看过他的博客、微博,不是有偏见,就好像天生自带了免疫细胞。然而对郭敬明,还是脑残过一阵子的。

我长到这么大其实都没怎么给自己起过英文名,但很多时候别人问我我都会拿crystal这个做挡箭牌,很多社交账号也叫这个。从来没有人问过我为什么,我也从来没解释过。

上初中开始,好像一夜之间萌芽杂志就火遍了大江南北,我也成了一枚小粉丝。我其实都不记得它是周刊、半月刊还是月刊了,但总之只要到了出刊的日子,眼里就闪烁着粉红色的小泡泡,恨不得第一时间买回来废寝忘食地读完,再意犹未尽地跟身边的朋友们讨论哪篇怎样怎样。那时候我有个跟我一样爱写字的同桌姑娘,我俩都觉得萌芽和它背后的新概念简直就像神圣的殿堂一般,遥远而不可及。

到了初三那年,语文老师鼓励我们参加第五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投稿,那个时候郭敬明刚刚蝉联了三四届的一等奖,风头盖过了韩寒。我们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我承认那个时候是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气的,喜欢忧伤的情绪、华丽的辞藻、深沉的语调,总之就是怎么像个沧桑的大人怎么来。然后我就写了一篇名叫《水晶》的作文,故事里的主人公叫crystal。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其实没什么特别的为什么,刚好那段时间我爸给我妈买回来一颗水晶,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透明的天然水晶,小小的一枚正方体,放到阳光下能折射出特别好看的彩虹色。于是我就决定叫这个名字。那篇作文写的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在那个追求形式大过追求内容的时期,似乎文章漂亮远比文章好看来得重要。

写完之后我和同桌的姑娘小心翼翼地把它呈给语文老师,结果老师狠狠地夸了姑娘的,又狠狠地骂了我的,说我这篇肯定没戏。但那个时候离截稿日期已经很近了(是的我从小就是拖延症晚期患者),我没时间去构思新的文章,甚至也没有任何囤货可以替代,就特别大无畏地寄出了被老师贬得一文不值的那篇《水晶》。

戏剧性的是,我中选了,姑娘落选了。自此之后crystal便成了我的luckyname。bytheway,crystal的原型我其实有点参照了姑娘的样子,描写了一种似友情似爱情的微妙感情,甚至有可能被评委老师解读为了拉拉,后来略懂了一点心理学的我才知道原本在那个teenager的年龄段,大家都是有些同性恋倾向的。然而按照当时的年代来看,我确实还蛮超前的。

复赛在冬天的上海举行,因为全河北省当年一共就录了三个复赛,而我作为一个初中生,更是在一堆高中参赛生里显得扎眼,所以那年冬天我就特别理直气壮地以”要准备复赛“为由请假在家,躲过了期末考试。然而其实我除了抱着电脑看柯南和睡懒觉外,没做任何准备。

本来嘛,一个作文比赛,请问要怎么”准备“呢。

02

后来我就跟妈妈飞往了上海。那是我第一次去往所谓的南方,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去外地参加对我来说如此重要又如此荣耀的一场比赛。临近过年的上海特别冷,冷到我们两个北方人甘拜下风。所以我妈在一踏进组委会为我们准备的房间里就决定换酒店。于是我们自费换到了一家空调有暖风的酒店,就为了不被冻死。

复赛在一所女子中学里举办,三个小时,三个题目,任选其一。我只记得自己双手双脚冻得冰凉,在心里暗暗发誓老子以后绝对不在冬天来南方了,结果没想到三年以后我去了一个更南的南方上了四年大学,结结实实体验了一把南方的冬天。当然这个是后话。我妈在走廊里等了我三个小时,据说还和那多特别开心地聊了一会儿。当然,我妈不知道那多是谁,我那个时候其实也不知道……

复赛还蛮轻松地结束了。以至于我已经忘记了自己复赛写了点儿什么。

后来我跟我妈去了金茂大厦,做了游船渡黄浦江,那年水葫芦泛滥,黄浦江都失去了很多美感。很快复赛结果就公布了。

复赛结果是跟颁奖典礼一起进行的,结果当场公布在墙外的贴纸上。说实话我心里当然是期盼过一等奖的,不仅因为可以加分,还意味着一种肯定,和命运的另外一种可能。也所以我自己没敢去看结果,我妈看回来告诉我是二等奖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一些失落。

然而对于不到16岁的我,相比此前的人生,其实已经很牛了,直到今天我跟同龄人偶尔聊起我得过新概念的时候,大家还会觉得我有那么一点不一样。

因为每个进入复赛的选手作品都会被收录进当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选集里,我因此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笔自己赚的钱,块。但是依旧忘记自己拿它做了什么。

再后来我回到小县城里按部就班地准备中考,日子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也是差不多从那个前后开始看郭敬明,第一部幻城,第二部左右倒影右手年华,后面就每一部都追着看。很多年后我打开自己的当当翻开订单记录,才发现第一笔订单竟然来自年的11月,我去邮局汇款18块买了一本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那个时候没有网购没有支付宝甚至没有智能手机,我用了一种超级原始的方式追逐我喜欢的作者。这件事只有我一个人知道。

看,这就是年少的样子,还蛮酷的。

03

中考我又一次失利了,那一年的政策改动让原本市三好生的5分加分被抹去,那一年的非典也让原本考多科的中考变成了只考语文数学英语,英语甚至取消了听力考试,于是我从一个肯定能上省重点的人变成了一个差2分才到分数线的人。那一年也是萌芽中学创办的一年。招生老师给我爸妈和我打了很多电话,豪言宣称这所学校有多么多么不一样,多么多么适合我这种喜欢文学的小姑娘,师资有多么多么厉害,合作的大学有多么多么多,总之就是一切都很好,前途无量。我爸妈真的动摇过,尽管后来还是否决了。如今看来我应该感谢爸妈的这个决定,但在当年,这确实是不小的诱惑。

再后来我还是交钱进了省重点,进去之后的成绩还不错,分完文理之后的成绩就更好了,我又混成了那个老师重点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北京有效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unaht.com/xysc/24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