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杨澜访谈15年,代表我自己

至今《杨澜访谈录》已坚持十五年。加上凤凰卫视《杨澜工作室》的两年,一个访谈节目总共进行了17年,采访人数达到人次,几乎一网打尽所有世纪交接时代,中国人所关心的大事件与大人物。这在中国,对于个人,还是第一次。

尝试生存

杨澜从年开始给我讲她的故事。“阳光卫视一个月要花万元,下一个万在哪里?”她没有找到商业模型。“就像我的孩子,为什么没人帮我?”她确实是一个说话爽脆的北京大妞。面临倒闭,她不得不卖掉阳光卫视股份,“从一个人的团队,要裁员到只剩人”。

“当时我和吴征持有新浪10%的股票。”吴征要卖掉阳光,增持新浪,杨澜要卖掉新浪,拯救阳光。到年互联网业刚暖,新浪股票已经出现触底反弹,结果新浪股票以一个并不理想甚至低得离谱的价格被夫妇俩卖掉了。阳光卫视一共在杨澜手里停留了4年时间,最后不得不面对下个月的工资都开不出的困境。“到最极端的时候,我开始自我怀疑,这是不是因为我的虚荣心?”杨澜说,“我在寒冬里,面前是没有路的大山。政策局限,财务问题,单一频道不能落地。以我个人的力量根本就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舆论认为这是她“女默多克式传媒帝国”梦想的覆灭。“但是今天回想起来,我依然觉得人文理想没有失败,相反那是最可贵的东西。”杨澜说。

这个主打人文纪录片的民营电视台起于杨澜的纪录片梦。年吕毅接受杨澜的邀请到上海加入“阳光卫视”团队。“那是杨澜和吴征从美国回来买的第一套房,我一个人住。”吕毅当时是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从央视二套做到十套,已经跟着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汉元做了很多年纪录片。后来很多场合,王小帅、张扬见了他叫老师,搞得周围人都莫名其妙。拥有《话说长江》等重量纪录片导演身份的陈汉元,是杨澜在中国最早的合作者。“就想做‘历史’频道,人文纪录片。”当时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一方面是自己制作“杨澜访谈录”和纪录片,一方面是购买了国外大量精品,成立了一个译制部门。

“杨澜访谈录”是阳光卫视的核心原创内容。首期嘉宾是王光美。节目先找到了北京百灵寺里友谊博物馆珍藏的红宝石项链,又找到曾经的服务人员回忆王光美出狱的情景,再在王光美家中进行了4小时对话。“您觉得江青对您有没有这个嫉妒的成分呢?”杨澜用一个个问题形成独特的个人观察历史的角度和对痛苦的处理方式。当时王光美情绪非常淡然,而来访的王光英说:“她嫁给少奇同志无怨无悔,我替她担心……”王光英流下泪来,王光美拥抱着哥哥,说:“你说我都没动感情,老哥,你也无怨无悔,你沾我的光沾得够呛,别动感情,我给你点镇静药吃。”王光美被归还的所有财物,都被她捐献了,只留下母亲过世前每天放在床头看时间的一个老闹钟,自己每天都要上上弦。

现任制片人马敬军告诉我,那时自己正在中国传媒大学读研,“杨澜访谈录”的开创使当时中国电视新闻界为之一震。“我太太当时在跑娱乐新闻,‘访谈录’做一期节目连她都会去报道,可见社会影响面之广,大家对杨澜的定位是明星媒体人。”从上海台结束实习的金佳楠来应聘时,正是这个节目创办最初三年最受







































白癜风医院合肥哪家好
白癜风的药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unaht.com/xysc/17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