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销量超16万台,比亚迪的王朝盛世已至

现在谈到比亚迪,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挂绿牌的新能源车;反过来,如今在国内说起新能源车,大部分人都会联想到比亚迪。

在刚过去的7月,比亚迪区销售汽车辆,其中乘用车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佳绩。其中乘用车占总销售的99.8%,乘用车相比去年同期增长.7%!在汽车行业转淡的7月也实现了21.3%的逆势环比增长。我认为这远远未到比亚迪的巅峰,这位新的“中国巨人”才开始发力。

再对辆乘用车进行细分,可以看到DM-i加上DM-p的DM混动车型和EV纯电车型可谓平分秋色,各占半壁江山,销量分别为辆和辆。截至7月,比亚迪已累计销售新能源车万辆!

在比亚迪公布7月销量的同一天,《财富》世界强名单出炉,比亚迪赫然在列!-,从二次充电电池业务开始,比亚迪用了27年时间取得了月销16.2万辆新能源汽车及世界强的辉煌成就。比亚迪的成功,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注重技术的自主研发,二是战略路线的无比正确。

参观过位于深圳坪山比亚迪总部,就会对被外界称之为“技术狂人”的比亚迪有着更深认识。大家都知道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其实很晚,在汽车产业全球化的大趋势之下,作为自主品牌后起之秀的比亚迪,在涉足汽车制造后已十分清楚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被外国企业卡脖子,所以比亚迪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以及自主制造有着强烈的执念,比亚迪总部六角大楼内的壮观的专利墙上,项专利只是比亚迪6万多项专利中的冰山一角,“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八个大字就是对技术有着狂热执念的最好体现。

比亚迪形象地把自己在多个领域所掌握的技术称之为技术鱼塘,当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便在里面的捞一条,对自己的技术储备相当的自信。

而早在年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就以接近一万项的专利,在国内同行中遥遥领先,专利数几乎是第2名与第3名之和;在世界范围内,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的专利数量同样领先。

比亚迪对自主制造的执着,还体现在其一度除了轮胎和玻璃外,整台汽车的零部件都能自己生产,但大而全就做不精,聚焦于新能源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及核心部件的生产是更优解,所以我们看到了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快速崛起,先后祭出了刀片电池、车身域控制器、CTB车身电池一体化、八合一电驱总成、IGBT4.0、SiC碳化硅电控等新技术,形成了自己的新能源车技术矩阵,也发布了融合多种技术的e平台3.0、DM-i超级混动等技术平台。相比之下,许多新能源车品牌的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等三电核心部件均为外购或代工,而比亚迪完全掌握三电核心技术,并可实现自主制造,站在产业链的上游,在成本和供货上拥有高度的话语权。

为什么传统自主品牌中,只有比亚迪实现了战略正确并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在能源结构及汽车工业起步较晚等因素的影响之下,决定了我国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车,才能实现对国外汽车工业的弯道超车。站在年的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国家战略的成果,涌现了大量专注新能源车的造车新势力,传统自主品牌也在新能源车领域发力,表现可圈可点;而传统自主品牌车企中表现最耀眼的,非比亚迪莫属,且在战略方面,比亚迪领先其它车企,并一直走在无比正确的道路上。

人们早已认识到石化燃料终将有枯竭的一天,加上排放污染和全球变暖问题,在内燃机的热效率几近极限之时,零排放和碳中和已成为全球的共识,而比亚迪是了中国车企中的减碳急先锋。从二次充电电池业务起家的比亚迪,从造车之初对电池和电动车有着非比寻常的迷恋;从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正式进入汽车行业,年纯电动概念车亮相北京车展,年全球首款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F3DM正式上市,比亚迪进入新能源车领域的速度可谓神速。

DM的意思相当直白,DualMode/双模!指的是其既可以纯电行驶也可以通过内燃机和双电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驱动车辆行驶,能兼容家用的V电压在当年也是开创了另一个先河。在当年还没有PHEV的名称,也没有绿牌的概念,油价还相当亲民,加上比亚迪品牌当年的影响力,F3DM在市场上并未掀起大浪,但不可否认是其超前的理念和技术,也为日后的DM2.0和DM3.0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F3DM上市标志着比亚迪率先实现了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同时比亚迪也完成了从太阳能+储能+新能源汽车的新能源产品矩阵布局,全面迈进新能源行业。后来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清楚了,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和地方均对符合标准的新能源车进行补贴,大力加速普及新能源车,人们在尝鲜到新能源车的魔力后新能源车便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比亚迪终于迎来了春天,当然比亚迪在外观设计和品控方面的快速提升也有莫大的功劳。

年,比亚迪吸引到世界上眼光独到的投资者,人称“股神”的巴菲特在年金融海啸后通过其伯克希尔·哈撒伟公司,以8港元每股的价格在港股认购了比亚迪2.25亿股股票,年巴菲特还飞来中国专程考察了比亚迪,对这家中国公司赞赏有加。从年至年,巴菲特一直没有减持过一股比亚迪的股票,爆赚40倍,获利多亿港元。

在市值超越大众后,6月比亚迪市值曾一度冲破万亿大关,位列全球汽车企业第三名,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截至发文时,比亚迪时值已达到.37亿元。而在今年上半年,作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已经超越美国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在产品层面,客户担心油价高吧,比亚迪拥有每公里成本极低的EV纯电动车;担心电动车的续航问题,比亚迪又推出了DM-i超级混动,在动力电池亏电后仍能以内燃机充当动力和电力来源驱动车辆行驶,且拥有极为出色的燃油经济性。EV+DM的组合拳正好打在油车或电车用户的各种痛点之上,解决现阶段的用车焦虑。

在燃油车时代,人们都比较认可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但如今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消费者却普遍认可新势力和比亚迪等品牌。可以认为,谁占据了技术制高点,谁就引导了市场。

比亚迪此前就宣布自22年3月起停产燃油车,全面转向新能源车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全球首个停产纯燃油车的传统车企。如果当时还为比亚迪此举担忧的朋友,在看到7月份的销量后是否有被上了一课的感觉?其它品牌为什么没有立马跟随比亚迪这一举动,只因它们没有足够的新能源车销量去支撑这一重大决策,传统燃油车和HEV混合动力仍然占比较重;尤其对于内燃机技术优势相当明显的合资品牌,他们在全面转向新能源过程尤为漫长,巨轮的调头并非一件易事。

再来看看全球各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陆续敲定与施行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的欧洲地区,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高得令人咋舌。冰岛已实现新车的全面电动化,挪威渗透率高达90%,荷兰、瑞典渗透率也超过了60%,德国渗透率超过了35%。相比之下,我国燃油车禁售步伐并不如欧洲激进,但6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也达到了27.4%,相比年6月14.6%的渗透率,提升了12.8个百分点,可见我国新能源车的普及速度同样迅猛。

比亚迪16.2万辆的月销量,并非单独依靠国内市场而成就。比亚迪一直在积极发展海外业务,其新能源车销售业务早已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个城市!

同时,比亚迪近年来稳步推进其“乘用车出海”计划。年比亚迪就宣布与挪威汽车经销商集团RSA合作,在年5月比亚迪第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仪式时,1辆唐EV就开始向挪威交付,并在年全部交付完成。年8月初,比亚迪宣布与欧洲行业领先的经销商集团HedinMobility合作,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

除了欧洲,比亚迪在美洲和亚太地区也大动作不断。在美洲地区,21年11月唐EV亮相巴西;22年3月台DM-i车型首次“出海”哥伦比亚;22年6月台元ProEV出口哥斯达黎加,创造了拉美地区销量纪录,7月元PLUSEV在哥斯达黎加正式上市。

在亚太地区,21年2月比亚迪与澳大利亚Nexport公司达成合作,将为当地带来元PLUSEV车型;同年7月元PLUSEV于新加坡上市,完成东盟国家首秀;接下来就是7月21日,比亚迪携海豹、海豚和元PLUS三款重磅车型宣布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详情可翻阅我之前的文章。

除了新能源乘用车,比亚迪的纯电动商用车也同样在全球市场上开疆拓土,比亚迪纯电动商用车已成功进入欧美日韩澳等发达国家市场。比亚迪商用车全球累计销售8.5万台,其中纯电动客车超7万台,纯电动卡车及专用车超1.5万台。

能在今天位列世界强,比亚迪也不是仅靠单一的汽车产业来达成,27年来坚持自主研发及战略正确,让比亚迪形成了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

轨道交通

比亚迪推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运量云轨和低运量云巴。21年4月8日,巴西巴伊亚云轨车辆下线,成为全球首条跨海云轨线车辆。21年4月16日,全球首条无人驾驶云巴示范线在重庆开通。22年3月26日,巴西圣保罗17号(黄金)线云轨下线。

新能源

比亚迪拥有电池、太阳能、储能等新能源产品,打通能源从吸收、存储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各环节,成为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新能源产品覆盖消费类3C电池、动力电池、光储一体化等领域。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搭载在比亚迪新款EV和DM系列车型上的高安全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具有高安全、长寿命、高续航等特点,通过行业最苛刻的单体电池针刺试验。截至目前,专利的刀片电池仅搭载于比亚迪自家的新能源车型上,解决了纯电动车大容量动力电池安全问题的一大痛点。

此外,比亚迪太阳能和储能方案,现已服务美国、德国、日本、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等新能源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

电子领域

不熟悉比亚迪的朋友可能不曾相到,日常买到的不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路由器、充电器等产品,都很有可能出自比亚迪之手。

年在香港独立上市的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业务涵盖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新型智能产品、汽车智能系统及医疗健康等四大领域。

比亚迪电子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同时大规模提供金属、玻璃、陶瓷、塑胶、蓝宝石等全系列结构件和整机设计制造解决方案的公司,可为全球一流品牌提供研发、新材料、精密模具、零组件、EMS和ODM、供应链管理、物流及售后等一站式服务。

我认为16.2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月销量绝对不会是比亚迪的终点,而是在快速爬坡的路上,新能源车发展趋势基本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大变,所以比亚迪未来是相当可期。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表示,比亚迪要在年超越丰田,成为世界第一。比亚迪是否会由新能源车销量第一的汽车制造商,在3年后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我们拭目以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unaht.com/xysc/12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