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筑和大家分享的视频是前些时间《杨澜访谈录》节目中,杨澜和百度李彦宏、张亚勤畅谈云端的大数据。这段视频除了涉及最近经常提到的一些大数据的基本常识外,还有一些挺有趣的观点:
比如说在大数据时代逐渐发展成熟,人们会有目的地去产生数据,而这些数据所蕴含的价值将会大大提升。对元数据行为分析挖掘的过程之中,去有目的地产生有价值的信息,用以解决数据管理的三大核心问题:数据是谁?数据从哪来?数据到哪去?
比如说数据的安全问题,33字节的信息量便能够在网上查透一个人,让人担心隐私问题。李彦宏类比了银行的例子,但对于企业级用户,如果一套完整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提出之后,让用户去掌握这个数据银行的全部信息,岂不是更好。
絮叨之后,小筑奉送上访谈的大致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大数据时代,我们有了从已知去遇见未知新的渠道。云计算、大数据未来能走进千家万户:在医疗、教育、政府、社交、金融、交通部门均能派上用场。
李彦宏对大数据简单的解释如下:一项技术,能把很多以前需要采样获取结论,变成把所有的数据样本都搜集起来,获得很多过去我们很难获得的东西。
历史学家说技术革命能迅速的影响这个社会,比如古登堡现代印刷术,使得欧洲十年内印刷出的书是过去八百年的总和。同样是新兴的大数据技术,过去两年产生的数据量是以往一万年数据量的总和。
对于另一项技术:云计算,张亚勤觉得它是被逼出来的,以前PC端足以处理数据,但现在的数据越来越分布、越来越实时,PC端明显不够使用了。
杨澜列举了谷歌成功地预测流感的案例,李彦宏解释道:搜索引擎,实际上是人类意图的数据库。数亿的人每天在告诉搜索引擎他所不愿意告诉别人的事情。而搜索引擎的后台通过大数据的计算预先知道了结果,根据结果再回头来看原因。所以这便衍生了大数据时代的新思维:人们会从过去 “数据就是用来预测”机器学习的引擎,预测的手段越来越精确。世界杯、奥斯卡、高考作文题、《赫芬顿邮报》选择头条、百度新闻的推送都和他相关,李彦宏的一句“你上一秒的行为,决定你下一秒看到什么”,很有广告词的味道。过去我们更多是影响消费者,以后是更多地去影响企业。确实是这样,中国有这样的天然优势,这么多人、这么多数据,一定会推动产业创新、科技创新。
大数据对社会管理产生什么影响?李彦宏举了温家宝总理去百度视察时的事情,温家宝试用百度的语音搜索功能时说道:“故宫现在人多吗?”以前不知道实时情况,但现在分析了大量的定位数据之后,百度是可以出一张热力图的。这就引出人们的思考,政府如果能够及早地预测,会使得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比如春节春运的时候,可以根据哪边人多、多加班车。
但是,大数据时代也有很多负面的声音,比如大数据大麻烦、好比垃圾堆、会带来大隐患。更有“云上有风险、虚拟不可靠。”的说法,李彦宏觉得现在是大数据的早期,很多大数据都是无目的的,但是以后,如果我们有目的地去产生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来获得我们想要的结果。比如收集唾液检测的数据,了解人的健康状况。以前是没有这种意识的,但是现在有了,这种新增加的数据便是很有意义的有目的的数据。
另一方面,我们渴望智能,也害怕智能背后的隐患。比如前阵子,美国好莱坞女星的私密照被泄露。网传,识别一个人只要33字节的信息量,那么我们会不会成为“隐形人”?李彦宏类比道,比如银行刚刚出来的时候,会担心别人都会知道我有多少钱了。但当法律规则出台的时候,很多东西被规范化了。它会保证人们的隐私在该受到保护的时候一定会受到保护。
谈到互联网催生新的机会,杨澜提到埃德蒙《大繁荣》里的一段话:所谓的现代经济,让更普通人有机会用创新型思维让资源加以重新组合和利用。互联网给了人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好的大繁荣机会。李彦宏也觉得人们会更加开放和平等,张亚勤的观点是过去二三十年,中国很多东西是山寨的,但现在再看,尤其最近几年和未来的走向,中国很多自主创新的出现,让中国智造成为可能。现在新的IT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我们应该跳过以往,直接进入下一阶段。
创新的门槛被降低,一个平民创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了。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视频观看,注意wifi环境,土豪随意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参与讨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