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节目谈亲子相处
杨澜,一名资深传媒人且身兼数职,也是公众眼中的女强人。当人们都以为职业女性无法时时陪伴孩子时,杨澜作为一双儿女的宝妈,并把儿子培养成自己的校友—哥伦比亚大学。杨澜也从实践中分享了对于小孩的艺术、和人生教育的理念。
艺术成为孩子终身的朋友
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杨澜曾在埃及卢克索神庙主持中埃文化年的开幕演出,两国元首都观看了演出。
“卢克索神庙已经有年的历史了,当时有一个演出节目是《编钟礼乐》,你看到古老的文明及金石合鸣的时候,真的有一种感觉,就是神交已久,情有独钟。
在那种氛围当中就会深深地受到感染,在埃及之后的几天,碰到当地人都说起‘你就是主持音乐会的那位主持人吧’,这也拉近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
对此,杨澜强调
艺术有时候能够达到政治、经济都不能够达到的人心之间的共鸣和碰撞作为父母,我们常常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欢上一门艺术,其实这并不是说成为画家或是音乐家。
而是在和一门艺术的接触过程当中,感受到那种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美好、精彩的艺术作品,而且让自己小小的心灵不觉得孤单,觉得自己当下体会到的情趣,也有人如此美妙地表达过。
艺术成为孩子终身的朋友,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我们的教育
不是为了让孩子害怕犯错误
杨澜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她的女儿先是在一所公立小学读书,然后在北京的国际学校上中学。有一次她在餐桌上问女儿,两种学校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
女儿想了想,说在本地的学校,老师总是让我们别犯错误;在国际学校,老师鼓励我们不要怕犯错误。
这句话让她心生感慨。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家长、孩子都这么怕自己犯错误呢?
因为犯错误就意味着失败。
失败就意味着自己输了,不会是受人尊崇的王者。
当然,所有人都怕输,只是我们中国的孩子背负着太多的压力,更加怕输。
然而,我想说的是,现在输不起的孩子,长大了也赢不了。
孩子无法坦然面对失败,难以经受挫折,首先是发展过程中难免的、正常的。孩子的情绪越丰富、敏感越可能有上述表现。恰当陪伴和引导就好。如果父母应对不当,则可能导致孩子的畏难情绪固化,导致孩子长大后,真正变得“输不起”。
输不起是孩子的天性,所以给孩子制定容易达到的目标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
无论什么事情,孩子总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别人强,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尤其是爸爸妈妈的白癜风复发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