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海洋文化月海洋科普海洋保护守护

海洋是万物生灵共同的摇篮,生命于此诞生,万物共生共荣。保护赖以生存的海洋环境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现在,有不少组织投身于海洋保护中,也有不少影片与纪录片记录了人类在保护海洋这一方面付出的努力。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们吧!

海洋保护组织

01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

愿景:创建海洋保护国际组织,组成全球海洋保护大联盟。

使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保护海洋。

核心价值: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蓝丝带协会是全国首家以海洋环保为主题的民间公益社会团体。蓝丝带协会是以海洋环境保护为主题,宣传贯彻海洋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提高全民海洋保护意识,建立相关海洋保护举措,组建志愿者队伍,促进海洋保护科研为工作目标。

02

仁渡海洋

愿景:还大海以洁净,恢复人类与海洋的友善关系。

使命:通过组织和支持净滩活动,推动海洋垃圾治理,减少入海垃圾。

目标:成为中国海洋垃圾环保领域最专业的公益机构。

仁渡海洋是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专注于海洋垃圾议题的公益机构,业务活动以垃圾清理、监测与研究为主,以环保教育和网络搭建为辅,广泛参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为海洋垃圾处理做贡献。

03

海洋守护者协会

(seashepherd)

主要职责:保护鲸鱼、鲨鱼、海狮、海豹等海洋动物。

建设宗旨:相信海洋赋予人类的同时需要我们共同来保护。

海洋守护者协会是由保罗·沃森(PaulWatso)创办的一个专门保护鲸鱼、鲨鱼、海狮、海豹等海洋动物的组织。这是美国的一个非营利的、注册免税的组织,主要在联合国世界自然宪章(年)和其他保护海洋物种与环境的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开展运动。与(坚持避免破坏或物理妨碍海上捕鲸船只的方针的)绿色和平截然不同的是,海洋守护者参与包括毁坏和用其他方式物理妨碍捕鲸船作业在内的"直接行动"。

海洋保护纪录片

01

塑料海洋

《APlasticOcean》提出该如何解决全球性的海洋塑料污染危机,而更重要的是各国政府和企业需要履行更多废物管理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承诺,人们应细心挑选购买的产品,知晓回收循环的方法,以及以个人身份如何作出明智抉择。

《塑料海洋》由生活在香港的澳大利亚记者CraigLeeson担任导演和编剧。他在寻找难以捉摸的蓝鲸时,在本应该是原始的海洋中发现了塑料垃圾。随后,Craig与一些国际性的专家们展开合作,他们花了四年的时间,前往世界各地的二十个地方,去探索海洋的脆弱状态,揭开关于塑料的令人震惊的污染真相。最后,在塑料海洋基金会的支持下,纪录片《塑料海洋》在年9月22日开始放映。

02

海豚湾

在《海豚湾》播出后,迫于全世界的舆论压力,太地町的捕杀行为有所收敛,捕杀数量由每年条降至条。然而日本并未认识到过度捕杀的错误,抛出种种荒谬之论“国际渔业产量的下降,是因为海豚和鲸鱼的过度捕食”、“捕鲸、食鲸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等等为自己开脱罪责。年12月26日,日本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随之宣布“自年7月起,重启商业捕鲸”。为应对政策改变,年日本水产厅特设鲸类研究所,对外宣称“研究鲸类及海洋哺乳动物,捕鲸是为了获取科研数据,实则是进行不折不扣的商业捕鲸。而日本早已不再满足于近海捕鲸,逐步向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南极等海域伸出魔爪......

理查德?奥巴瑞在片尾自白:“在我有生之年,必须要看到这一切的终结。”

《海豚湾》是一部拍摄于年的纪录片,由路易·西霍尤斯执导,里克·奥巴瑞主演,该片记录了日本太地町当地的渔民每年捕杀海豚的经过。影片于年7月31日美国上映。影片讲述在著名的海洋哺乳类动物专家的带领下,一群动物保护人士冒着生命危险、突破重重阻碍走进了这一海湾,深入现场,记录下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杀的血腥场面。

文字来源:知乎、百度百科

图片来源: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unaht.com/xyly/74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