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她的女儿先是在一所公立小学读书,然后在北京的国际学校上中学。有一次她在餐桌上问女儿,两种学校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
女儿想了想,说在本地的学校,老师总是让我们别犯错误;在国际学校,老师鼓励我们不要怕犯错误。
这句话让她心生感慨。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家长、孩子都这么怕自己犯错误呢?
因为犯错误就意味着失败。
失败就意味着自己输了,不会是受人尊崇的王者。
当然,所有人都怕输,只是我们中国的孩子背负着太多的压力,更加怕输。
现在输不起的孩子,将来也赢不了
孩子对于输赢的情绪反应,再正常不过
1.输不起的孩子,脾气往往很差。
一旦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就会抵赖、哭闹、撒泼,甚至还会耍赖心怀嫉妒、敌意,比如踢倒别人搭的积木,这样的孩子人缘也会变差,人缘差了,做事情也不会得不到大家的拥护。
2.输不起的孩子,更易产生心理问题。
输不起的孩子每次失败后,都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时间长了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抑郁,甚至轻生。
3.输不起的孩子,人格、品行会受到不良影响。
如果太过于看重输赢,孩子的价值观就会出现扭曲,就会为了赢而不择手段。
如何让孩子正视输赢?
1、交给孩子正确的输赢观。
如若孩子因输而耍赖,借此告诉孩子:任何事情有赢必有输,输不可怕,也不丢人,输了之后仍然坚持的孩子,才是最坚强、勇敢的。
2、同情和接纳孩子的消极情绪
孩子哭了,我们可以抱紧他;孩子愤怒,我们可以默默的陪伴他;孩子沮丧,我们可以做个好的倾听者。总之,是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告诉他:“一点挫折都经不起,算什么男子汉”或“一点小事就哭鼻子,太娇气”。
不如这样回应孩子的失败情绪:“我很爱你,我知道你感到有点沮丧/失落/伤心/愤怒……,我也很……。别担心,不管你是成功还是失败了,我都会和你在一起。”
3、跟孩子说说父母曾经失败的经历
孩子的各种情绪可能源自对于失败和未知的恐惧,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爸爸妈妈也曾经失败过,当时我有怎样的感受和情绪,我是怎样度过的等等,这些都会成为孩子将来再次面对失败时的经验。
并且认识到失败并是什么难堪的事情,连自己心中的偶像(爸爸妈妈)都曾经失败过,这不算什么。孩子也会因此和父母的心更加贴近,以后遇到的挫折才更愿意和父母倾诉。
4、多夸孩子的行为过程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