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们,在南国书香节上逛嗨了没有
名人偶像的活动一场接一场
各种高大上的特装华丽炫目
VR、动漫各种酷炫的数字化阅读体验
当然,还有无边无际的书
我们从今天起,请了参加本届书香节的几位文化名人,为大家推荐他们在书香节上的“斩获”,也许可以成为你的“淘书指南”呢!
本期嘉宾:余秋雨,年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
《身上的文化》推荐理由:人类发展到现在这么多年,我们共同积累了很多知识,如果你有一些东西不知道的话,你起步上就有问题了,缺少了一些共同沟通的语言了,我们现在遇到很多人很难谈的下去,就是因为基座不够,他讲的是单位的事情,家里的事情,讲文化也是刚刚听过来一些传闻,或者刚刚看到的电视剧,往往是这样的,他的基座不够,就产生他对文化的理解和文化的本体就有了距离,所以我非常的希望这个基座一定要比较稳固的被我们读书人所能够把握,特别是今天中国读书人所把握。《诗经》推荐理由: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连孔子、孟子走在路上的时候,他们嘴巴里面念的也是诗经,四个字四个字的,非常有名的句子,我们都知道,这个诗很多。《论语》推荐理由:建议大家找5-6篇比较熟悉的读一下,数量都不大,我在我的书目里面,把最重要几个篇目列了一下,那个量就很小。《道德经》推荐理由:建议大家要认真的读两遍,然后用铅笔把你喜欢的几个句子画出来,老子里面喜欢的句子有很多,再看几遍就记住了,总共就字上下,很一般的短篇散文,对照注释本,老子的注释本很多,已经去世的任继愈先生翻译的很好,这个版本有好几个。《离骚》推荐理由:《离骚》是最有魅力的,大家要对着翻译本读两遍,如果不看翻译本读起来很困难,我很不好意思说一句,比较适合大家读的翻译本是我翻译的,每一次端午节的时候,网上经常会出现,余秋雨一本《离骚》,大家吃粽子、划龙舟的时候需要最好的翻译读他的《离骚》,最好翻译成现代的美文。《史记》推荐理由:整个中国历史教科书总编纂应该是司马迁,尽管他是只编了一部,后面都是根据他的格式来的,这个决定中国文化一个价值系统的重要人物,所以《史记》里面的文章尽量读10篇左右,10篇在书目里面也有,这个是讲人物故事,很好读,一点都不难。曹操的诗推荐理由:他非常辛苦的想做一流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但是他一点不辛苦的成了毫无疑问一流的文学家,中国哪一部文学史上如果没有曹操,这个文学史不叫文学史,中国人口头用的很多成语都是曹操所创造的,所以我们如果把他看成一个文学家的话,那么他的诗我们读3、4篇,我们会大吃一惊,不断讲的居然是曹操的词汇,是曹操口中说出来的。《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推荐理由:历史上很重要的人物,很少有这样的人,他给自己设想一个理想的彼岸叫田园诗,住在田园里面还不满意,还设想在一个彼岸,此案和彼岸,彼岸就是桃花源,他向往这个世界。唐诗(李白,杜甫)推荐理由:唐诗是考验一个人是不是中国人的标志,唐诗到底要读多少?西安唐诗园征求我的意见,每个华人都应该背的唐诗不应该多,我当时提出是20首,大家感觉多一点比较好的话,50首吧,50首可以熟读,20首要背。宋词(苏东坡、辛弃疾和李清照)推荐理由:宋代记住三个人,苏东坡、辛弃疾和李清照。宋代就是这几个人,第一个苏东坡,是我最喜欢的人,我对苏东坡的喜爱是无与伦比,中国历史上有好多让我尊敬的人,让我感动的人,让我觉得可爱的人不多,包括让我亲切的人不多,苏东坡是一个。《红楼梦》推荐理由:一般都说四部名著,四部名著是不能并列的,不仅首屈一指,高高在上的只有一部。本期嘉宾:杨澜,年3月31日生于北京。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媒体人、传媒企业家、慈善家。阳光媒体集团主席和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工智能方面的书籍推荐理由:今年年底《杨澜访谈录》会出来一个人工智能的纪录片,所以我今年一直沉浸在人工智能的书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书,中文的英文的,有机器人的,关于语音识别的,关于这个机器人伦理的,关于我们将来会不会被人工智能统治等等的,这方面我看了将近20本的书吧。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是可以开拓我们想象的空间。
其实有时也感到我们生逢其时,处于一个非常伟大的技术革命的时代,所以其实我们的生活将被真正地重新塑造,包括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也会不一样。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方面,年轻人有兴趣,而且我觉得大家都应该来看看。因为我们的生活其实已经在被渗透,在被改变了。
历史书籍推荐理由:《零年:年现代世界的诞生时刻》的作者非常有意思,用大量的史实和调查,来为我们还原的世界。德国战败了,日本战败了,然后在集中营里发生的事情,世界各地新的世界秩序是怎样被重塑的,包括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等等。它还为你描述,我们今天认为已经是常识或习以为常的治理结构是怎样诞生的,比如我们今天的G20,追溯下去,其实也是二战之后布雷顿森林会议所建立的一套的世界金融秩序。
这其中还有个让我个人感到特别震撼的故事,正好跟我今年夏天的一个旅行结合起来,我在波兰的时候,也去参观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然后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就可以看到种种事情,就让你非常深切地感受到曾经有这样的悲剧发生,而且人性的这个恶,可以发展到那样的一种极致。人可以那么非常系统地,冷静地做残酷的事情,所以奥斯维辛的访问给我心灵带来非常大的震撼。那看这本书的时候,它就提到集中营幸存的人们虽然身体机能在恢复,但情绪都特别压抑。一个军官为了让他们精神振奋起来,找来一卡车的口红,这让集中营幸存的女人们重新焕发出了做人的尊严和乐趣,我觉得特别感动。人性最后还是在美当中复苏的,所以我推荐这本书。
编辑:陈夏霓、张龄丹
来源:南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