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不是贤妻良母,却被最多的女人奉为

杨澜虽然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但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比如她从来不做饭,一个月差不多有7天都出差在外。她喜滋滋地拿了一个“最理想的好主妇偶像”奖,却被父亲“嘲讽”:“现在脸皮真是厚了,这个奖也敢拿。”

然而,像杨澜一样活得“有滋有味”,是现代主妇们的“集体梦想”。48岁的杨澜让人如沐春风。她轻松的调侃,让采访中间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愉悦的笑声。

“与其迷恋成功,不如说成长更迷人,辛劳着、自由着、幸福着,工作中的女人就自然拥有了那份迷人。”

对杨澜影响最大的女性,是她的外婆。

外婆年出生于浙江绍兴。17岁那年,为了逃离包办婚姻,半夜出逃,一路东躲西藏,终于来到上海,进入一家手帕厂打工,后来创立家庭作坊。她生了八个孩子,活下来五个。战乱、运动、蒙冤、抄家,都没有夺取她心中的信仰——“什么都能被拿走,靠自己双手换来的幸福,别人拿不走。”她的大女儿,也就是杨澜的妈妈,凭借自身的努力,从上海考到北京读大学,成为20世纪40年代的知识精英女性。

年,英语专业的杨澜进入主持行业,开始人生的第一次跨界。面对央视的“七轮面试”,既不算漂亮又不是科班出身的她,反问面试官:“为什么女主持人都要青春貌美的?”

工作第四年,她就拿下了中国主持界的最高荣誉——金话筒奖。然而,年,风头正劲的她却选择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国际与公共事务专业。

当杨澜如愿以偿进入美国求学时,还未来得及在纽约站稳脚跟,哥伦比亚大学就给了这位来自中国的好学生一次下马威。在基础课摸底考试中,杨澜得了一个不及格。经历过这次魔鬼考试之后,26岁的杨澜开始了一段疯狂填补空白知识的学习历程。

年,尚未毕业的杨澜,与上海东方电视台合作电视节目《杨澜视线》。此时,她已经怀有身孕,不仅要承担着撰稿、主持人和制片人等多重角色,还要跟进选题策划、联系拍摄再到后期编辑的全过程。这对她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

怀孕中的杨澜

与大人物的面对面,让杨澜忐忑不安、两手出汗、大脑空空,问出的问题也显得大而笼统,让对方不知所云。因为带着身孕进行着超负荷工作,杨澜的神经性头痛复发了,严重时需要靠止痛药来缓解。但自从怀孕后,她就什么药都不敢吃了,头痛的时候眼泪直流,但也只能咬牙挺着。

“其实在我的人生当中,走过很多很多的弯路,只不过我觉得一个人不应该用抱怨或者诉苦的方式来面对世界。我更希望能比较自由和轻松地来面对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杨澜第一次采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自认为非常失败:“那次的采访太小儿科了。问题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无一例外地在结尾希望人家对中国观众说几句话,或者是您在外交事业中最骄傲的是什么等等,都是对任何人都可以问的问题。”

六年后的年,34岁的杨澜再次遇到80岁高龄的基辛格。同样的采访对象,同样的国际事务话题。采访后,基辛格给杨澜的打分是“amazing”(令人惊奇)。

截止到目前,杨澜采访了四、五十位国家元首,全球多位著名人物,多次受到被访者的高度称赞。谈到成功的“秘诀”,杨澜说:“我这个人不算特别聪明,但从小比较喜欢读书,知道凡事要做功课,下功夫。”

为了做好访谈节目,杨澜开始尽可能多地阅读相关资料。每次采访平均“功课量”为10万字,策划会、准备、采访、编辑等时间加在一起,有上万个小时。

“与其迷恋成功,不如说成长更迷人,辛劳着、自由着、幸福着,工作中的女人就自然拥有了那份迷人。”这是杨澜对于如何保持年轻,给出的答案,“整容可以将你的皱纹绑定,但是不能增加女性的魅力、社会价值以及被人喜欢和肯定的能力,所以女性持续学习和成长特别重要。”

现代社会普遍认为女性“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然而,要男人对自己的一辈子负责,女人就能幸福吗?很少有男人承担得起这么大的责任,大难面前,他可能跑得比你还快。杨澜打了一个比喻:“一只小鸟站在树枝上,不能把树枝当做永久的安乐窝,而要有即使树枝折断也有随时飞走的能力。所以,你的幸福不是别人的事,而是你自己的事。”

杨澜说,对于职业女性,也不能事事都硬扛着,不要装做自己什么都行,一定要建立来自后方的支持系统,适时学会“示弱”,发出求救信号,并不遗余力地赞美对方的付出。结婚20周年纪念日时,杨澜由衷地对吴征说:“谢谢你担待了这么多年,让我能够开心地做我自己。你真是挺了不起的。”

“我既不是最美的人,也不是最聪明的人,事业和家庭的平衡,其实也是跌跌撞撞,只能说是在不断地走钢丝。”

年,杨澜在一次朋友的家宴上,认识了吴征。当杨澜面对吴征明亮、清澈、温暖的目光时,心中不禁一动。自称“游侠”的吴征,18岁就开始周游世界,从欧洲到亚洲,又到美洲,直到遇到杨澜。

年的一天,吴征租了一艘小帆船,带杨澜出海。那天,天气有些阴沉,海风有些凉意,海浪起起伏伏,吴征对杨澜说:“我一直独自闯荡,今后我要和你一起去看世界!”这句话让杨澜怦然心动。相识不到一年,他们就结婚了。

爱情一路狂奔,无所顾忌,但是婚姻交给他们的最重要的一课,却是没有人是“注定”在一起的。

年,杨澜离开凤凰卫视,决定打造电视专业化频道“阳光卫视”。创业期间,杨澜正值第二次怀孕。有时候在开会和谈判期间,她实在忍受不住恶心,只好跑进厕所呕吐。吐完之后,她用胭脂遮盖满面的苍白,涂上口红,回来继续谈判。但是,由于商业模式和当时的市场规则不符合,杨澜在创业中摔得头破血流。

虽然吴征用了很多办法支持爱人的职业梦想,但是每天庞大的运营开支,让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三年累积亏损超过2亿港元。因为经营理念的巨大分歧,杨澜和丈夫发生了多次激烈的争吵。然而,最终公司还是被收购了。杨澜哭得稀里哗啦。给她巨大精神支撑的,仍然是先生。

在恋爱期间,杨澜和吴征曾经手牵手来到希腊爱琴海上的桑托林岛。这个小岛每几十年就发生一次火山和地震,岛上一切支离破碎,但是岛上的人们却从来不愿意搬走,而是忠诚地守护在此。他们在桑托林岛相约:此生一起旅行,今后若在尘世烦恼的煎熬中过不下去,便一同再来桑托林,把灵魂掏出来放在碧空洗一洗。

从此,每年两次的家庭旅行,是他们为“爱情银行”做的投资。他们像收集宝石一样把旅途中的浪漫回忆收集进“爱情银行”。当繁杂琐碎的生活快要将他们榨干的时候,这些“爱情储蓄”就会像绿色植物一样从心底长出来,在不经意中滋润他们、拯救他们。

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五天,杨澜跟随全国妇联的救援队伍去重灾区。吴征不放心,坚持陪她一起去。离开灾区的那个夜晚,因为有强烈余震的预警,所有人都不能留在室内。吴征和杨澜就坐在一片小小的广场上,商量着回京后如何为灾区儿童多募集善款……夜深人静,当杨澜靠在爱人肩头睡意渐浓时,吴征突然推了推杨澜说:“你看,漫天的星星。”

杨澜说,在东方文化中,很少有父母鼓励自己的孩子:“要找,就找一个有幽默感的。”但是积极的思维方式、幽默轻松的人生态度,会提高一个人的幸福力,甚至由此形成的积极反应模式会改变部分基因,遗传给下一代。所以,找一个幽默的爱人,就是提高自己的幸福力,这是人生只涨不跌的投资。

三岁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她下定决心扔下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整整一年的“全职妈妈”。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经对杨澜说过:“每一位在职母亲的名字中都有一个词,叫guilty(负疚)。因为你总是在想,是否花了足够的时间来陪孩子?”

杨澜至今记得儿子一岁半时的一个场景。那是儿子出生后,杨澜第一次出差5天。回家时,儿子先是把脸转过去,憋了很久才委屈得大哭,杨澜也哭了。

儿子的眼泪,重重地定格在杨澜的心里,她意识到孩子幼小时期不能离开母亲,三岁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她下定决心扔下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整整一年的“全职妈妈”。

年为了申奥,杨澜给当时3个月的女儿早早地断了奶。而她一直是母乳喂养的坚定支持者。这成了她心头“不能弥补”的遗憾。

当杨澜内疚地将这段经历讲给女儿听时,女儿却开了一句云淡风轻的玩笑:“原来奥运会也有我的一份贡献啊。”这让杨澜若有所思,比起负疚感和焦虑感,母亲对于生活“四两拨千斤”的态度,才会更利于孩子身心发展。

杨澜也犯过大多数母亲的通病:为了虚荣心,儿子五岁时,杨澜逼他学钢琴。两个人都经历了苦不堪言的几年。儿子7岁时,杨澜和吴征带他去奥地利的萨尔茨堡音乐节。回酒店的路上,杨澜问他从刚才的音乐里听到了什么。儿子回答:“很多的大象在痛苦中奔跑……”

有一天,儿子对杨澜说:“妈妈,我想把钢琴砸了。”杨澜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不再强迫孩子练钢琴,而是鼓励他向自己感兴趣的画画方面发展。后来,他的画作被选为高中生代表作品,在当代美术馆和的画廊里展出。美国的一所艺术大学主动提出录取他并发放奖学金。

生活中,杨澜特别注重孩子幽默感的培养。在家时,只要孩子们说了什么好玩幽默的话,杨澜总会不失时机地报以开心的大笑,同时给予回应和赞赏。她后来发现,和孩子一起看卡通书和卡通片是个好办法,能培养和强化幽默感,大家笑作一团时,互相之间的语言自然而然会变得机敏和幽默。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杨澜说:“我鼓励孩子们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如果再能补充一点的话,就是情商的培养。鼓励孩子从小敢于做自己,去表达,去探索,去创造,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容易被取代。”

往期精彩:鲁豫:如果遇到真爱,我不介意做那个养家糊口的人

橙小笑

这里解决不了任何情感和人生的大问题,但当你孤独或开心的时候,可以感受到陪伴。橙小笑和你一起,在别人的故事里,感受自己的人生。欢迎







































白颠风病什么症状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unaht.com/xyly/2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