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杨凌小学幼儿园报名上学难

从昨天开始,杨凌各大中学小学幼儿园开始陆续报名,今天一个同学的孩子在杨凌小学还没有报上名,内心十分着急,遂向我求助,奈何笔者去年刚从辞职归来创业,在杨凌教育界也没认识几个人,实在是没帮上忙而感到汗颜。

看家长报名难上又难,心焦如焚,不免触景生情,且看今年的教育政策。

杨陵区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化义务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年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陕教基一办〔〕11号)和《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精神,进一步加强学籍管理,杜绝区内学生无序流动,消除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幼儿园大班(含学前班)适龄幼儿约名(其中城区名、农村名),秋季学期城区七所小学(张小、杨小、杨陵二小、高新小学、高新二小、邰城小学、邰西小学)一年级拟设学位个(共设29个班,班额55人),缺少学位45个。今秋开学城区“幼升小”入学压力依然存在。

我区现有小学六年级在校生名,秋季学期初一年级总学位名。城区8所小学共有六年级在校毕业生人(张小人、杨小人、杨陵二小76人、高新小学人、高新二小69人、邰城小学人、邰西小学52人,杨村中心人),城区四所初中(第二中学10个班、第三中学5个班、高新初级中学8个班、西农大附中8个班)拟设初一年级学位个。从总体上看,初一年级学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但需要解决合理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师资均衡配置等实际问题。

二、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

1.免试原则。所有公办、民办学校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招生入学考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严格做到免试入学。

2.就近入学原则。各公办学校依据学生户籍和实际居住地,按照“户籍登记为主、住房登记为辅、就业经营补充”的入学登记原则实行就近划分学区,有序安排本学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3.严格实行平行分班原则。各学校严禁开设“实验班”“提高班”“创新班”“国际班”等快慢班,一律实行平行班教学,严格执行平行分班原则。

4.全区统一录取分配原则。区局将统筹考虑校情生情,对初一新生实行统一发文录取。开学稳定后以学校为单位办理新生录取卡,实行电子学籍和纸质学籍双建档管理。任何学校不得接收分配名单外的学生,否则不予办理电子学籍及纸质档案。确有特殊情况者,由区局统一调配。

三、免试就近入学的具体办法

(一)小学新生入学

严格控制小学新生入学年龄。各小学要确保本学区内适龄儿童按时入学,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年龄必须年满6周岁(电子学籍系统默认年8月31日以前出生,否则无法建档)。秋季开学报名当天,家长携新生持相关证件(居民户口簿、房产证或购房发票、租房合同)到学区对应的小学报到注册。符合入学年龄的儿童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划片免试就近”入学。

1.各镇(办)小学招生范围:户籍及居住地在本辖区的适龄儿童(含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2.城区各小学招生办法:

(1)招生顺序(依据区局下达的招生计划,按照规定顺序录取,录满为止,剩余学生由区局统筹调配)

依次为:户籍及监护人房产均在本学区内的适龄儿童;监护人房产在本学区内的杨陵户籍适龄儿童;房产在本学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居住地(以租房合同、务工合同为准)在本片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2)招生范围

张家岗小学:居住地在常乐西路以北,孟杨路以南(不含杜寨村),西农路以西,兴杨路以东范围内(含张家岗村、东卜村、西卜村、南卜村、梁氏窑、西农大北校区、化建北小区、西农新村、水保所、植物所)的适龄儿童。

杨陵小学:居住地在陇海铁路线以北,孟杨路以南,常青路以西、西农路以东范围内的适龄儿童。

杨陵二小:居住地在西宝中线以北(不含汽车站、火车站、水科所家属区、化建家园、东方明珠小区),凤凰路以南,常青路以东,高速东出口引线以西范围内的适龄儿童。

杨凌高新小学:执行民办学校自主招生相关规定,优先录取农科教人员子女(包括西农大、杨职院一代子弟)。按照就近入学管理原则,接收春园、秋园、松园、芳园、竹园和田园居业主子女,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杨凌高新二小:居住地在西宝中线以南,五胡路以北,东新路以东,高速东出口引线以西范围内的适龄儿童。

邰城小学:居住地在西宝中线以南(含汽车站、火车站、水科所家属区、化建家园、东方明珠小区)、邰城路以东、东新路以西范围内的适龄儿童。

邰西小学:居住地在常乐西路以南、西宝高速路以北、杨凌大道以东、邰城路以西范围内的适龄儿童。

根据全区“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精神,杨陵小学和杨陵二小两校作为一个大学区,统一管理、统一招生。鼓励城南区域适龄儿童到永安小学就读,城东南区域适龄儿童到南庄小学、西桥小学就读,城西区域适龄儿童到邰西小学、陵东小学就读,城北区域适龄儿童到元树小学就读。

(二)初中新生入学

1.城区“小升初”。城区以常青路、高干渠路为界划分为2个片区。居住地在高干渠路以北、常青路以东的小学毕业生划入三中就读(包括杨陵街道办户籍学生);居住地在高干渠路以南、常青路以西(老城区及陇海铁路以南)的小学毕业生划入二中就读(包括李台街道办户籍学生、揉谷镇法禧村学生)。

2.各镇办“小升初”。各镇(办)小学毕业生按照户籍和居住地,以镇(办)为单位免试直接升入所在镇(办)初中就读。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周李村、官村小学毕业生划入一中就读;法禧村小学毕业生划入二中就读。

3.城区各初级中学具体招生范围

高新初级中学:按照“公办全日制性质,寄宿制模式,封闭式管理,优质化办学”的思路面向全区招生,依照学生实际居住地农村生源控制在30%内,择优录取杨陵户籍且自愿接受封闭式教学管理的小学毕业生。

第二中学:户籍在李台街道办、杨陵街道办,居住地在老城区及陇海铁路以南范围内(含居住地在本辖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小学毕业生。包括高干渠路以南、常青路以西区域。

第三中学:户籍在杨陵街道办,居住地在陇海铁路以北、常青路以东范围内(含居住地在本辖区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小学毕业生。

西农大附中:在保证农林科大职工子女入学的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完成好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相关任务。

各初中不得随意接收区局分配名单外的学生。没有参加杨陵区年素质教育质量检测,需回杨陵就读初一的学生于7月中旬在区教育局登记,由区局统一分配就读学校,严禁各校违规招生。

四、几点要求

1.严格遵守招生制度。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要保证招生工作公正、公开,程序规范,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得私自扩大招生范围,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宣传活动,不得随意提前报名。各民办学校在开展招生工作之前,要将本校招生工作方案报区局审核,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2.严格控制班额。在保障学生有学上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区局计划进行招生。学籍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一籍一号,终身不变”的管理模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公办学校安置为主,各学校要妥善接收入学,保障其享有正常受教育权利。

3.严格控制转学。学生不得以择校为目的随意跨片区转学。区内各学校之间原则上不允许转学,确因住址变更需转学者,须经区局同意。禁止接收插班生,凡学校私自接收转入的插班生,一律不予办理转学手续。毕业年级和休学期间的学生一律禁止转学。

4.严格控制辍学。新生无故不报到或在校生无故不到校学习超过一周的视为辍学。学校发现学生辍学后,应及时联系监护人查明情况,做好劝返工作。义务教育阶段任何学校无权劝退或开除学生。

5.严格控制留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律采用“直升式”,除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外,其他学生不允许留级。对于因病需长期治疗超过三个月以上提出休学申请的学生,各学校要严格审查各项休学手续,由学校主管领导签字、盖章后报送区局审批。严禁任何学生以休学名义留级;严禁公办初中招收初三补习生。

6.统筹安排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居民户口簿、居住证明(房产证、购房合同附加缴款凭证、住房租赁合同)、务工就业证明(签订的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等有效证件向学区内学校提出入学申请,由学校直接安排入学。学校无法安排的,由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向区局提出就学申请,区局予以统筹安排。

附件:杨陵区年秋季学期新生招收计划

而报名的实际情况,我们先来看看现场以下几幅图(来源:百度杨凌吧),感受一下火热的气氛,图中为城西第三幼儿园报名排队场景。

夜幕下,早早来到第三幼儿园的家长们在学校门口排队等候

全家上阵,只为孩子有学上

家中多人上阵,板凳上场,要是有一张床躺躺该多爽呀!图为邰城幼儿园门口

到了报名当天,我们看

百度吧友吐槽

1没在本学区的能上学,在本学区的反尔不让上;

2今天早上四点开始排队,最后还是没报到名。哎,幼儿教育,中国教育改革的奇葩。

3现在真是拼爹娘的时代~

吐槽完了,我们来分析一下报名难的原因,希望主管部门能从中受到启发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原因之一

首当其冲,择校生,我从来不认为幼儿园小学能决定人一生的成或败。舒适,快乐最好。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是最幸福的,而不是每天在不停的赶路去上学。但现实是,各个幼儿园、小学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不一,随着人们家境的殷实,家长对孩子教育投入比以往要重视很多,有好的学校为什么不去呢!

解决办法

幼儿园、小学等公立小学,排名不分先后,教学师资、学校硬件环境大致做到均衡配比,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大致相同(只针对杨陵区所属公立学校,不包含高新小学、幼儿园),择校生现象自然迎刃而解。

原因之二

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随着杨凌农科城农高会的知名度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商业日益繁华,大街小巷餐饮店鳞次栉比,杨凌的经济建设离不开外来人口的参与,他们的到来带动了杨凌小城的人气,为杨凌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少的贡献,而我们的教育部门却没有一视同仁,将报名家长分成三六九等

解决办法

外来人口的增多,主管部门在普查民情时就应该注意到这个现象,每个半学年或者一个季度,就要对教育上的投入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和规划,针对外来人口,凡是在本辖区工作半年以上有正式工作,凭户口本、用工合同,按片区与本地户口一视同仁就近入学。

原因之三

农村城镇化,撤校合并,原来是村村有小学,现在是两三个村一个小学,而城区附近的村子小学被裁并后全部进入城区小学,幼儿园这边是有的乡镇没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如大寨镇。

解决办法

每个乡镇(已有的,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投入)应建立一所与城区同标准的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赋以相应的师资及硬件设施,我就不相信,家门口的学校不上非要蹬个摩托早起晚归去接送孩子去城区上学。

上学报名真的就这么难吗?而杨凌的实际情况就真的是这么难,中学小学幼儿园,上学报名何其难,全家三代齐上阵,只为娃们有学上!中国国家级农业示范区,享有地市级行政权,号称中国杨凌农业硅谷农科城,而教育却在全省行列对比不如人意,教育资源投入的乏力,与之相形见绌的是各种高大上的展馆,中国民居博览园等项目纷纷上马建设!

我们不是真的讥讽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仅仅是为了孩子有学而上,我相信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在看了这篇文章后应该也不会那么小肚鸡肠,希望杨凌的教育更好,我们拭目以待!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严禁转载,如要使用,请联系作者

报刊杂志媒体采用、约稿请联系本人!









































白癜风诊疗标准
治白癜风武汉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unaht.com/xyly/16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