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在南海,科学家这样寻找ldquo

白癜风光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21/5390504.html

首发:8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自强、张丽芸

“铃!铃!”清晨6点30分,两声急促的警铃,惊醒了睡梦中的科考队员。甲板上传来惊呼:“一大群热带斑海豚!估计超过头了!”

大家迅速爬出被窝,不顾满面油光,直接跑上二楼,只见成群结队的海豚围在“天龙号”科考船船舷两侧三四米处,上下摆动尾鳍前进,在海面划出一道道弧线。

这是7月20日在南海某海域拍摄的弗氏海豚。本文图片均为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团队首席科学家李松海纠正:“这不是热带斑海豚,是长吻飞旋海豚。”一旁的队员边记边说:“长吻飞旋海豚,6点20分,GPS位点46。”

这是海上寻鲸的第9天。

问鲸

鲸类是脊索动物门、真兽亚纲、鲸目下属的所有动物统称,分为齿鲸和须鲸。在人们的习惯描述中,经常出现几种对不同鲸类动物的称呼:鲸、海豚和鼠海豚(包括江豚)。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尚未禁止捕鲸。学者王丕烈随捕鲸船出海,收集了海南岛以北部分南海海域的一些鲸类信息,并收录于《中国鲸类》和《中国海兽图鉴》。

这是7月20日在南海某海域拍摄的弗氏海豚,不远处的黑影就是短肢领航鲸。

年,中国完全停止捕鲸活动。由于单独组织鲸类科考非常昂贵,当时的基础研究意识也不强,我国远海性鲸类研究从此陷入停滞,南海鲸类研究几乎一片空白。

“南海占我国领海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充分了解其生物资源,尤其是珍稀动物资源非常必要。鲸类是全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unaht.com/xyjt/9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