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白海豚已被证实死亡,今后将把它制作成

3月21日,记者从西江梧州水域中华白海豚救助工作组了解到,经过持续搜寻,21日6时49分,该救助工作组在长洲岛内江西江三桥米附近水域发现误入西江梧州水域的中华白海豚尸体。目前,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已开展善后处理工作。

3月12日,发现一条中华白海豚误入西江梧州水域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等有关部门和我市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农业、渔政、海事、交通运输等部门,采取重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并请求上级部门给予救护技术支持。在我区海洋动物救护、驯养专家现场指导,以及国内知名专家的在线帮助下,先后开展了4次围捕救助,均未成功。

救助组对中华白海豚开展围捕救助。张超浩摄

救助组专家表示,连日来,工作组尽全力救助迷途中华白海豚,但因为水域环境复杂,在内河救助中华白海豚的参考经验缺乏等因素影响,救助工作难度极高。广西科学院研究员黄祥麟介绍说,中华白海豚属于水生哺乳动物,不能用捕捞鱼类的方式简单围捕。而且这头中华白海豚体长约2.5米,体重约多公斤,加之深入距海多公里的内河,极为罕见,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救助难度。

由于该条中华白海豚进入淡水水域时间过长,背部体表的皮肤感染现象明显,出现脓包且面积不断扩大,专家组判断其健康状况呈持续下降趋势。3月19日7时许,西江梧州水域中华白海豚救助工作组在该中华白海豚活动主要水域巡查时未发现其踪迹,救助工作组随即扩大巡查范围,并商请上下游渔业渔政部门共同开展搜寻工作。

“3月21日6时左右,我们与执法人员沿西江内江的两岸开展巡查,大概6时49分,在西江三桥附近发现了这头中华白海豚。”黄祥麟介绍,巡查人员随即对其进行捕捞,将其运回渔政趸船并开展善后处理工作。

救助工作组人员捞起误入梧州流域并已死亡的中华白海豚。(图片由梧州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21日9时许,记者赶到梧州渔政趸船时,看到救助工作组正在对中华白海豚尸体进行善后处理。据介绍,在发现中华白海豚尸体后,救助工作组8时45分已将尸体运回到趸船。接报后,市委书记全桂寿、市长钟畅姿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求全力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如实客观、精准科学、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据了解,目前中华白海豚具体死因仍需进行病理解剖才能作进一步判断。黄祥麟表示,这头中华白海豚尸体的病理解剖将在梧州进行,之后将制作成标本以作科普使用。

梧州发布

wuzhoufabu

梧州发布编辑部

编辑:郑玉华

文字:蒙敏莹

来源:梧州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unaht.com/xyjt/7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