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0119/6010333.html
最近,来自科学报告(Scientificreports)的一篇研究表明,沿海海豚种群的一种皮肤病很可能和气候变化有关。其病状为皮肤溃疡,通常伴有真菌或海藻的继发感染和变色等。这种皮肤病最早发现于年,一群误入受年卡特里娜飓风影响的淡盐水湖的宽吻海豚身上;年的哈维台风期间,在得克萨斯州的加尔维斯顿海湾也目击到了皮肤溃烂的海豚种群。这些研究将海豚的皮肤病变和海水的低盐度联系在了一起。
研究小组调查了年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吉普斯兰湖和年在西澳天鹅坎宁河滨公园发生的两起海豚死亡事件,包括对四只海豚尸体的尸检以及对两个生态系统的水质量检测。结果显示,两个区域在海豚死亡事件发生之前,盐度均长时间内(三至四个月)低于适宜海豚生存的下限。尤其是吉普斯兰湖,淡水流入量连续十年较低后,年猛然增加,使海豚难以适应突然降低的含盐度。像生存环境不稳定这样的环境因素,所造成的生理压力及免疫系统受损通常会以皮肤病的形式体现。河口生态系统的季节性淡水量增加,近岸内水道洪水,或受淡水泛滥退化的沿海栖息地都可使水域含盐量下降,从而导致淡水皮肤病,造成血清电解质失衡、水肿等,甚至死亡。
受各种因素影响,淡水皮肤病的致死率不定,但极端降水量和恶劣天气的频率在未来还会提升,栖息地环境还会经历更剧烈的变化。尽管海豚群落会有意避开盐度过低的区域,如年哈维台风所观测到的海豚离开加尔维斯顿海湾,且皮肤病严重程度在盐度回升后逐步减轻,但皮肤病变的患病率直到台风后四个月才有所下降。此次研究将淡水皮肤病定义为由突然下降的盐度致使长期接触低盐度环境,从而发展出的皮肤病变。除了海豚,其他生活在海洋里的鲸类动物也会受淡水皮肤病影响。
对海豚身上这种由气候导致的皮肤病的认识,将有助于研发治疗措施,以及了解世界上其他由气候变化或人类影响所造成的疾病。“随着海洋温度变暖对全球海洋哺乳动物造成影响,这篇论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缓解沿海已经受到栖息地丧失和退化威胁的海豚群体疾病爆发的因素。”领导此次研究的科学家之一,Duignan博士表示,“我们希望这是减轻这种致命疾病,并引导海洋群落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一步。”
文/杨晴雅(绿会志愿者)
核/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