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1日上午9时,在长江新螺段白鱀豚自然保护区内,发现一头死去的江豚,满身都是被勒过的伤痕,很可能是被渔网缠住后“溺水”身亡,目前原因仍在调查中。
资料图新华社
在白鱀豚消失之后,江豚成为长江中仅存的淡水豚类,也是极度濒危的物种,体态可爱被誉为“微笑天使”。
年,全球完成了首例人工饲养长江江豚的成功繁殖。去年6月,中科院研究团队又成功培育出第二头人工繁殖的小江豚。
年4月11日,长江江豚被升级为独立物种,令鲸豚类物种由原来的89种增加为90种。
这也标志着中国又增添了一个特有物种,长江江豚仅分布于中国长江内年4月11日被升级为独立物种。俗称“江猪”,体型较小,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吻较短阔。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长一般在1.2米左右,最长的可达1.9米,貌似海豚。寿命约20年。
作为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的极危物种,长江江豚如今已仅剩约头,数量已经少于大熊猫,并以每年5-10%的速度下降。“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估计再过10-15年,长江江豚就将灭绝。”
年7月2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长江江豚仅剩约头。
种群现状
长江江豚面临的威胁主要都来自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干流高密度、繁忙的航运输船只的噪音和螺旋桨成为江豚的最大威胁,洞庭湖区滥捕乱捞和非法渔具的大量使用、水质污染一些水利设施的建设等影响外,湖区大量使用的定置网具,在枯水季节占据了大量水面。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水体污染等人类活动仍在加剧,使长江江豚也面临着与白鳍豚同样的威胁,野外数量急剧下降。数量仅有-头左右,已经少于大熊猫,并正在以每年5%-10%的速度下降,而且在洞庭湖周围的江豚灭绝速度是整个长江流域最快的。
当中国对白鳍豚、江豚和其他水生动物采取了保护措施后,它的数量便有所回升,在长江的江面上时常会出现数十只,逆流而上,在滔滔的江水中戏水玩耍,黑色的脊背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江水之中,起起伏伏,转体灵活,情景颇为壮观。更为可喜的是,过往船只纷纷为长江江豚主动让道,惟恐江豚受惊,表现了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来源:综合前瞻网百度百科
编辑:t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