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花1500元买海豚放生被赞人为何

网上有消息称,前几天广东徐闻县的两位陈姓小伙子外出时看见有人正在出售一条海豚,于是就花了元钱买下了这条已经被一鱼馆老板买下马上就要送上案板的海豚,并将之送回海里放生。至于为什么要花钱买下这条海豚放生两位小伙子只是说因为于心不忍,因为当时市场上有很多人围观海豚,而且“那个海豚一直在流眼泪。”

两位小伙子自己花钱买下海豚放生此举被众多网友们称赞。有人说海豚不仅是国家明文规定禁止捕杀的保护动物,而且性情温和向来是人类的朋友,之前就有过海豚在大海里救起溺水人类的事例发生,所以他们的做法值得称赞。也有人说这两位小伙子心地真是太善良,看见海豚流泪就于心不忍地想买下它放生,真是菩萨心肠,阿弥陀佛。

当然了不管从哪个方面说这两位广东小伙的善举都是值得称赞的。其实“放生”这种行为在我们周围并不少见,尤其是对一些佛教徒来说,“放生”是一种常常会自觉去做的行为。所以在寺庙周围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成群结队的乌龟或者鱼类,其实那些基本上都是人们“放生”供养的。那么放生的意义究竟何在?人为何有放生这种性情的呢?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放生”应该起源于佛教传至中国的汉代以后,所以“放生”应该是一种佛教仪式,放生这个词应该是个宗教专用词。其实不然。据许多历史文献记载,在我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有放生这种概念和行为了。当时的《列子·说符篇》就载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意思就是说人们在一些比较隆重的日子里要放生,以显示人的善爱。在当时甚至还有人专门从事捕鱼鸟以供人们放生的工作。

所以说“放生”并非只是一种佛教徒的佛事或仪式行为,而是人的一种存在于内心的原始性情。这种原始性情传统上称之为人的“不忍之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恻隐之心。这是一种极善的人的原始性情,人皆有之,只是有时候不被人自己所察觉罢了。广东这两位买下海豚送回海洋放生的行为,其实就是他们内心中“不忍”、“恻隐”之心的自觉挥发出来后的行动表现。

其实“放生”这一人的原始善性相对比较官方的说法,也称之为“仁爱”或“博爱”。同样早在春秋时期,当时的著名学者晏子就认为:“吾君仁爱,曾禽兽之加焉,而况于人乎!此圣王之道也。”就是君王应该将大仁爱应该推及到(部分)禽兽的意思。孟子也曾说过“君子远庖厨”这句话,意思也是人的仁爱、博爱这种君子性情的挥发不仅要在人与人之间推及,还应当推及到牲畜动物的身上,所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所以说,放生并非只是一种佛教佛事仪式,也并非只是佛教徒才所为,而是一种根植于人的性情之中的善性性情。这种原始的,善性的性情就是人们所说的不忍、恻隐之心,而不忍、恻隐之心升华为道德情操的层面来说,就是仁爱和博爱!

广东两位小伙子花元买海豚放生获赞!人为何会“放生”那是因为在人的原始性情本能中,不忍、恻隐之心的显现,也是人的道德情操中所持有的那份仁爱、博爱之心的力量所在。对此你觉得有没道理呢?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提供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unaht.com/xygs/11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