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年时间内,黄炜的头衔变化了三次。
年底,他是微软和百视通合资公司百家合的总经理,负责Xbox在国内的业务。
到了今年3月底,3GlassesHereVR发布会,他有了全新的身份,3Glasses全球商务合作VP。
再到刚刚结束的3Glasses蓝珀S1预售发布会上,他的头衔是3Glasses首席战略官CSO。
从百家合引入黄炜,再到半年时间内,从负责全球商务合作到首席先战略官,黄炜的身份变化在背后透露出一个十分明显的信号,3Glasses正加速全球化的布局。
而3Glasses只是国内VR产业的一个缩影,在科技产业一直落后于欧美的中国,我们见过了太多的C2C模式,现在VR这个刚刚开始爆发的产业,给了这些人一个向全球看齐的标准。
黄炜其人
VRZINC发现,黄炜可以说是游戏行业的老兵。
年,黄炜加入EA亚太总部,年9月,黄炜被任命EA中国商务拓展总监、EA上海副总,前往上海负责开拓中国市场。
彼时,游戏产业在中国刚刚开始爆发,作为一个时代的起点,当年盛大拿到了《传奇》的国内代理权。当时的黄炜可能没有想到,3年后,他也会成为这家公司的一员。
年6月,盛大正式宣布了黄炜的加盟,就任SDG事业部副总裁一职,负责网游项目的运作。
说到加盟盛大,当时盛大的家庭娱乐战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为盛大从游戏厂商向数字娱乐帝国转型的重要战略,年,陈天桥力排众议启动盒子计划。
到今天来看,这一战略无疑是正确的,阿里、腾讯、乐视无一不在发力该领域,但是在当时这个战略太过超前,很多基础设施完全支持不了。
但是,那个时候没人知道未来如何,只是觉得这个战略具备足够机遇,同时富有足够的挑战,在EA工作多年的黄炜深知这一点,家庭娱乐的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所以黄炜选择和陈天桥一起冒险。
按照他当时的说法“5月份的一天,我和陈天桥谈了一个晚上,当他和我详细解释他的想法之后,我对盛大有了信心,我认为这是未来必然的一个方向,当然具体怎么做是另一回事了。”
当时的黄炜或许不知道,他以后的人生轨迹将和陈天桥这一10年前提出的战略牢牢绑在一起。
年,游戏主机在中国长达13年的禁令被解除,微软首先宣布入化,和百视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百家合。
黄炜在离开盛大后,又一次站在了家庭娱乐的路口上,加入百家合,出任百家合的总经理。
只是,13年太过漫长,再加上各种其他原因,微软的XboxOne在中国市场的前行实在太过艰难。
这个时候VR产业开始兴起,VR所展现出的潜力实在太过诱惑,而且,VR概念的本身同样是家庭娱乐,沉浸式的体验决定了它最好的场景就是在用户的客厅。
VR的出现,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认为是客厅从业者的一次涅槃,本身两者的差别并不是特别大。
根据VRZINC的调查,众多在各大海外主机游戏公司工作的人员纷纷投身到了VR的创业大潮当中,比如海豚互娱,公司60%以上的人员有主机开发经验。
对于黄炜而言,VR同样是一个再次证明自己判断的机会,就如当初加入盛大、入职百家合一样,这一次加盟3Glasses,黄炜似乎一直都在这条路上。
3Glasses加速国际化战略?
而对于3Glasses而言,引入黄炜的一大原因在于其全球化的布局。
实际上,从一开始或许3Glasses就是瞄准的全球市场,其产品形态是PCVR,这在国内并不多见,甚至是唯一一家坚持这一产品形态的厂商。
在3月底的那场发布会上,王洁将他的蓝珀S1与与HTCVIVE及Oculus并列放置,并一一对照各项关键的参数。比如PPI,VIVE与Oculus均为而蓝珀S1达到了;比如分辨率二者均为*而蓝珀S1达到了*;再比如为了保护消费者眼部以高昂的代价订制了全球首款拥有Bluelightcut技术的显示屏。
而这次发布会,则瞄准价格,的套装价格,对标Oculus的美元,HTCVive的美元。
拥有70多项专利的3Glasses从一开始所比照的对象就是国际巨头。这已经透露出他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国内市场。
而根据VRZINC的梳理发现,3Glasses目前在美国、台湾、香港已经相继开设了分公司,而最近在韩国的动作也颇多,韩国的分公司设立似乎已经上了日程。
从3Glasses的部署当中,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到这样一条主线路,以美国这样技术领先的地方建立分公司树立国际化的标杆,在韩国、台湾、香港这样的亚太地区直接进行市场化运作。
根据相关的信息显示,3Glasses的头盔,已经拿到欧美认证,就像国内3C认证一样,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同步进行的还有欧美销售渠道合作伙伴的选择。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微软的一些动作。在上个月微软CEO纳德拉访华过程当中,他拜访了3Glasses,拍摄全球合作伙伴视频。此后,又邀请王洁参加了仅有7家公司参与的智能硬件有关的闭门会议。
而就在这次中国行之前的台北电脑展上,微软高管NickParker在演讲的时候着重谈到了现在VR的发展,并且将3Glasses与HTCVive、Oculus并列。
目前,微软的战略已经明确为开放式平台,3Glasses极有可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而借助微软,3Glasses就有了一个全球化的支点,3Glasses北美的合作伙伴极有可能就是微软。
这当中,作为百家合负责人的黄炜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不得而知,但是另外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无论是他在EA的履历,还是这几年在百家合的工作,他主要都市在接触的大量主机游戏开发者,而这些都是目前3Glasses最为稀缺的内容资源。
所以,我们看到从一开始的全球商务合作VP到首席先战略官的转变以及在6月底发布会现场黄炜所公布的ldquo;向全球范围内的开发者提供了份开发套件,全球超家的合作伙伴在为我们开发各种各样的内容,国内海外分别占50%ldquo;。
在产品本身的硬件技术过硬的情况下,这些内容将成为3Glasses涉猎全球市场的一个关键所在。
而全球化,是目前国内众多VR厂商的目标,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腾讯这几年的多次收购,包括刚刚完成的Supercell,这都是腾讯借助资本向全球进军的信号。
但在VR这一在全球都在摸索的阶段,欧美等国家虽然技术领先,但并不是像当年的PC时代那般有着巨大的鸿沟。
最好的代表就是手机,国外领先,但中国也诞生了华为这样的全球性公司,对于国内的的VR从业者来说,他们的机遇比手机更大,华为们发展时,三星、苹果的壁垒已经建立,但在VR上无论是Oculus、HTC、PSVR,他们仅仅是领先,但不是壁垒。
对于硬件方面是这样,对于内容从业者同样是这样。而最近VRZINC发现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与此对应。
最近一段时间VRZINC对投资方、VR产业链的各家公司调查发现一个状况,资方对于VR概念正变的越来越谨慎。
其所表现出的特征在于,其一,硬件厂商基本不投,要投也是那些已经初具规模的厂商如3Glasses、大朋这样的,而且是大金额;其二,内容方向受到欢迎,但同样千万以下的几乎不再看,而是投一些真正优质的项目。
VR的热潮正在退去,那些觉得没有抓到手游热潮,从而急急忙忙转向VR的小资本正在退去,留下的都是Big玩家,对于VR产业从业者同样是如此。
资源正在高度的集中,这个产业诞生一家国际化的巨头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END-
每天五分钟读VR精选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