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二次公演的选歌挺有品味,好听且不烂俗,像TizzyBac、阿肆、刘柏辛都是我年度榜单里的名字,而且老歌里还能选到丁薇的《女孩与四重奏》这样的作品,也挺让人意外;这期的播出版本声音依然缺乏“现场感”,但是听起来要比一公的声音“真”一些,可能是在后期技术上做了优化与调整,不过依然有几个表演看起来声画分离。
1、《管他什么音乐》张雨绮、王丽坤、李斯丹妮
集合了燃力、激情、难听与微妙的喜感为一体的表演,不少专业歌手都栽在了这首歌上,作品本身就很难演绎。这组最大问题就是演唱,李斯丹妮都成了vocal担当,人美声憨的张雨绮修出了电音。表演后半部分的声音与画面完全不在同一个世界,声音丝毫没有现场感,导致表演的人很嗨,听的人很尴尬,能拿第一难以理解,不过这次的王丽坤倒是展现出了她该有的美,不再是《推开世界的门》的那种惨兮兮怯生生的状态了,这说明一个道理,女人要远离pua你的人,才能绽放光彩。
2、《这是因为我们能感到疼痛》张含韵、孟佳、金晨
很出色的改编与表演,前半部分的OST风与后半部分的摇滚,配上舞台剧式的表演风格,却意外地适合这首歌。本来这并不是一首“表演”型的歌,但是舞蹈却成为了这首歌很好的创意与提升点,张含韵的唱与金晨的舞,是因疼痛而歌唱,因疼痛而舞蹈,将内化式的情绪转化成戏剧化的外放式的美,让疼痛具有了美感。
3、《相爱后动物感伤》袁咏琳、阿朵、钟丽缇
改编得很好听,整首歌Groove充满了弹性,配上麦当娜《Vogue》似的舞蹈动作,结合得仪态婀娜,别有风情,阿朵不仅唱得性感,妆容也紧跟热点潮流,像是《RainOnMe》里的a妹,一个凑齐了张惠妹、麦当娜、RainOnMe、甚至于美人计的表演,现场票数居然倒数第二实在是不可思议,可能是因为现场大众评审都是姐姐们,而不是姐妹们。
4、《仰世而来》丁当、金莎、白冰
可能是我对这首歌太熟了,感觉这个版本改得有点做作,把一首真诚勇敢、直面未来的充满年少好奇与探索之心歌,改得像是三个女菩萨下凡,世界风与民族元素加在其中也不知用意何在,整首歌听起来感觉满满当当、五谷丰登,没有了探索与好奇的余地,当然若不熟悉这首歌的人来说,这个表演唱得不错,也是好听的,倒数第一肯定不至于。
5、《女孩与四重奏》黄圣依、伊能静、张萌
这个表演可谓是“失望的惊喜”,本来以为会是一个集合了捶胸顿足的哭喊、魔音灌耳的海豚音、加上好运来式的矜情作态的各显神通的精彩小品,可没想到出来全然不是那样,期待的点一个都没有,可是居然还不错,本来这首歌就不该这样改编,然而却抓马出了风格,大上海歌厅的黑牡丹、红玫瑰与蓝凤仙,各自收敛起了明面上的低级争抢,化为了舞台上暗暗较劲,黄圣依尤其适合这首歌,张萌的海豚音在彩排中简直是个小品包袱,可是抓马的想法放在抓马的舞台与抓马的群体里竟然很合适,充满了戏剧张力,三个姐姐,作出了用心诚意、作出了暗流涌动、作出了台上台下一样抓马,也算作成功了。
6、《FLOW》宁静、郑希怡、郁可唯
很精彩,全员惊喜,郑希怡的沙哑低沉的嗓音唱这首歌性感撩人,宁静虽然开口唱的那几句像在唱二人转,但是越到后越自然,气场强大、又飒又有力,郁可唯的rap,完全不像是第一次登台唱rap的人,无论是flow与词都可圈可点,同时这首歌改编得也不错,就像是原版的一个反像版本,原版本身就已很有音乐性,把各种曲风形态与乐器暗藏在节奏的河流涌动之下,然而这版将电音与摇滚翻涌到了节奏的河水沸滚之上,更适合现场炸场式的演绎,本以为这首歌很难现场表演,没想到超出预期。
7、《用尽我的一切奔向你》蓝盈莹、黄龄、吴昕
把摇滚改编成了舞曲,感觉并不太合适,黄龄唱得依旧出色,吴昕可能是彩排给人的预期过低反而形成了反差,其余没有太多亮点,在最后转入的摇滚曲风中,三人各自拿出了自己的痛点来rap,但rap的朗诵感强烈,同时乐句的安排有些不合适,间隙的时候给人忘词了的感觉,让整个气势上显得疲软,没有呈现出应有的释放与张力。
8、《Manta》王霏霏、万茜、沈梦辰
没有预期中的好,感觉万茜不太适合这首歌,在这样的曲风里她显得像是上一个时代的人,王霏霏的专业化程度明显高于另外两人,看了这个表演,更让人感觉到刘柏辛《歌手》那版的浑然天成,根本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营造,冰冷、寡淡、充满未来感,而这版有伴舞助阵、华丽灯光加持、魅惑的咬唇、性感的俯身、再加视觉特效,也没有刘柏辛那一噘嘴以及闪在一片白光中有格调,尤其是开头的特效还有些土味感,“影流之主”的画面浮现在眼前,降低了整个表演的档次。
个人排名:《FLOW》、《这是因为我们能感到疼痛》、《女孩与四重奏》、《相爱后动物感伤》、《仰世而来》、《Manta》、《用尽我的一切奔向你》、《管他什么音乐》
说一说你的排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