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消息!近日,在武汉市江夏金口江段的水域中,当地的巡查执法人员发现了一大群罕见的生物——长江江豚。
之间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它们不断翻转跳跃,你追我赶地嬉闹、觅食,这让这些工作人员非常惊喜,纷纷表示长江十年禁渔没有白费,如今才刚开始一年多,就已经看到成群的江豚了,而这种令人激动得场面,在长江全面禁渔之前,想都不敢想。
那么,什么是长江江豚?为何说看到它们很难得?
从外形来看,江豚长得和我们在海洋馆中比较常见的海豚很像,不过,海豚是生活在海中的,而江豚则是生活在淡水流域,在我国,主要就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一带。
因为江豚长得圆圆的头部,体型很小,张开嘴巴的时候,总给人一种它在微笑的感觉,所以,江豚也被称作“长江的微笑”,是我国的特有物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江豚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有的喜欢独来独往,不过大部分的江豚都喜欢三五成群组成一个小团体,一起觅食生活。从观测记录来看,最多的一次,曾经一次发现了由87只江豚组成的“庞大江豚群”,当然,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罕见中的罕见。
作为水生哺乳动物,江豚的平均寿命在20年左右,不过,它们的繁殖数量却很少,雌性江豚每胎只会生下1仔,而且母性极强,在过去,人们在长江上捕鱼的时候,如果捕到了未成年的江豚,江豚妈妈也会连带着一起被捕到,因为它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独自被人类捕捉、伤害。
所以,再加上多年来人类对于长江流域的污染,以及往来的船只对于它们的伤害等等,这些都让江豚的数量不断减少,研究认为,我国长江流域的野生江豚数量仅有头左右,显然,这也意味着它们是濒危物种。
那么,江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数量濒危的呢?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很多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人,都会有这样关于江豚的记忆:无论是坐船渡江的时候,还是在江边散步的时候,都会看到江中有成群的江豚在跃动,因为江豚非常活泼好动,所以,当时的人们也将跃动的江豚,比作会跳舞的江豚。
不过,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开始,伴随着长江流域开始被污染,运输航线的不断增加,这些都让曾经很常见的江豚,慢慢变得越来越难以看到了,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很多流域的江豚,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然,江豚的数量,也是在这个时候逐渐锐减的。在过去,江豚曾经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年的时候,还有近头左右,而到了年,却数量锐减了快一半,在当时,就有不少研究者表示,如果不对它们进行保护,那么,很可能在15年之后,这些长江里的“微笑”们就会彻底灭绝了。
那么,人们意识到需要保护江豚了,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需要从年的一张照片说起。年的初春时节,长江流域经历了一场大旱,当时,在湖北天鹅洲的科研人员,在展开对江豚的观测调查时,意外发现了一头哭泣的江豚。
而在当时,由于长江流域的大旱,导致水位不断下降,江豚也在那个时候,处于了灭绝的边缘,并且有可能会大规模搁浅,从那个时候开始,很多人都意识到,如果再不去保护江豚,那么,它们真的就要消失了。
幸好,后来一场大雨的降临,让江豚又迎来了新的生机,不过,在长江正式全面禁渔之前,事实上,江豚的处境也一直都不太好,始终都是属于濒危物种,这也是为何后来它们由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变成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原因之一。
如今,长江的十年全面禁渔期,虽然才刚开始不久,但是,却已经取得了很多令人惊喜的效果,因为很多过去极为罕见的物种,如今都已经再一次出现了,比方说曾经被人吃到灭绝的“长江刀鱼”(刀鲚),如今也开始重新出现了,江豚也是如此,至少过去的一年多以来,已经有很多流域都迎来了“长江微笑”的回家。
希望在未来,还有机会看到长江中的另一种罕见物种——白鱀豚,毕竟专家们还没有将白鱀豚正式定位已经灭绝的物种,所以,有可能会有奇迹发生,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