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等了四十年,只为回到石浦,把海豚梦烙印

建一座民宿

等待四十年

设计三年

只为心中那个海豚梦

石浦一头靠海,一头连山:北面是后岗山,东北面是后山、二弯头山,西面是大金山,南面是天妃宫山。

旧时走陆路出入石浦必须翻山越岭,因此形成了几条古道。三弯古道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一条。

这条古道约十至二十米,在高出海滩七八米至二十多米的半山上,依着山势,弯了三个弯,所以就叫做三弯古道了吧。

古道上我们大多知道有凉亭让人歇脚避暑,而这三弯古道上有二湾头,二湾头上有一座鱼师庙,据说庙的栋梁由大鱼鱼骨做成,而这个庙的起源不同一般,是来自人们对自然的崇敬。

△远眺鱼师庙

鱼师,是我国古时掌管捕鱼的官属,是渔民期盼渔业兴旺的精神寄托象征。据道光《象山县志》记载:“每岁三月初三,海鱼次第至庙门外水港,昂首向庙扬髻鼓鬣,未几,摇尾而去。”

原来以前每年春汛(农历三月)时,有大鱼(海豚,石浦人称拜江猪)成群结队从铜瓦门游进来,在此庙前纵身礼拜数下,然后游在水中而去。实际上这跟海豚的洄游规律、地理位置、气象因素等有关。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还有人见过海豚成群来鱼师庙前“拜”过,只是慢慢的,机械化捕捞过度以及海洋污染,海豚消失了。可是,那个经历过这个壮观场景的小男孩却再也忘不了……

饮海三湾

只取一瓢

饮海三湾,初听就觉得是好别致的名字,其实是一座隐藏在山间的房子。

爬过长满青苔的阶梯,穿过一幢幢古朴的老宅,转过几道弯,越走越上,也许这时有点气喘,但视野却越来越开阔,想着高处才会有好风景,于是“饮海三湾”就出现了。

面朝大海,饮海而居。

一来到这里就会被地上由石头组成的三只海豚戏珠的画面所吸引,一问房子主人才知道这里曾有海豚来过:成群的海豚从远处的铜瓦门大桥游来,只为向山上的鱼师庙虔诚一拜(见上文)。

主人说他儿时有幸目睹过两次,那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这个让外人听来极具传说色彩的故事,却让他至今仍印象深刻。

于是长大后的他把这里的老房子翻新改造,并把这个海豚的故事烙印进了这间房子的一砖一瓦里。

走进大厅,渔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墙顶上挂着各色鱼灯,展示架上放着海洋动物的小摆件,旋转楼梯下的帆船模型,尤其是墙上的一个皮皮虾形状的灯特别吸引人眼球。

枕涛听风

一梦三年

房子的室内布置由台湾设计师操刀,花费三年,每个房间各有主题,总有一种让人一见倾心。简洁的日式风里有种可以让人静心的意境,榻榻米、矮桌、窗外的竹林……谦卑而庄重,独有宁静致远的蕴味。

△清新的地中海风

中式风格往往兼具富贵和素雅,墙背上的梅花傲骨凌寒,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把房间映衬得别有格调,再加上中国风的灯饰点缀,仿佛可以枕涛听风,梦回大唐。

与房间相对应的,每个卫生间也是独具匠心,不管是童趣的彩色瓷砖还是青花瓷图案的水池,都能令人眼前一亮。

不过最欣喜的是推窗即是大海的体验,由于房子建造在半山腰,山下便是层叠的旧民居,放眼是千帆停泊的石浦渔港,背靠则是葱郁的竹林。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在这里总会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心情。

△站在阳台可以望见庭院里的三只海豚图案,石浦夜景同样尽收眼底

△可以在这里自己烹饪食物,也可以选择品尝主人家的美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unaht.com/xygs/46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