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者导演手记走最难的路见最可爱的

号外!号外!

前方发来一份导演手记

写在高山与荒原之上

写在森林与海洋之间

快和本喵一起往下看看吧!

近日,由芒果TV出品的纪录片《微光者》高燃收官,在年全国两会期间唱响昂扬奋进的时代主旋律,节目传播热度爆表!

节目聚焦平凡岗位上的动人故事,在海洋、天空、森林、湖泊、戈壁、高原六个不同地理维度,记录下一个个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的基层工作者坚守、奋斗的微光瞬间。而镜头外,则是节目组导演在前线的奋斗青春!

导演手记

天空篇:

每一秒的酷炫都存在风险

摄制团队:王倩雯

“快跑!”远远地,我就听到了从刚降落的飞机上跑出来的摄像呼喊,扭头一看,飞机上竟冒出了黑烟,危险来得猝不及防;而另一位一直在飞机上跟拍消防员特技飞行训练的摄像正难受地从舱门上“踉跄而出”。

(在烈日下拍摄)

(摄像马雅波在进行俯冲训练的直升机上拍摄)

在这一场拍摄中,我们的摄像在空中经历了数不清的“惊心动魄”,而这期节目的主人公——湖南省航空消防救援队分队长李金弟却笑着感慨早已习惯,他说:“我不想出警,这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平平安安,虽然这只是我最真实但却最不现实的愿望”。

(累到瘫倒的摄制组)

一次次高效且平安的出警,背后蕴含着救援队员们严格训练的辛勤汗水。我们怀着新鲜与好奇去拍摄这期空中的题材,最终却带着深深的敬意和满满的感动结束了拍摄。

森林篇:

你见过最没“成就感”的工作是什么?

摄制团队:王倩雯

在同事知道我们要去拍摄野外大熊猫保护工作者的时候,他们纷纷投来了羡慕的眼光,以为我们可以和野生大熊猫来一次亲密接触,在开始接触这个选题的时候我也带着这样的窃喜。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保护区的工作者们寂寂无名,常年都在寻找和保护着不知道何时能见到的熊猫,只有已经工作了十年的队员勇哥亲眼在保护区内见过野生大熊猫,其他队员最多只见过熊猫的粪便,他们自嘲:“还有比这‘成就感’更弱的工作吗?”

(拍摄熊猫粪便)

(保护区工作者进行冬季巡护的照片)

我们拍摄选取的进山搜寻之路,对他们来说只是初级难度,即便如此,我们的摄像和导演都不知道在没有路的森林里摔了多少跤。保护区工作者们的愿望十分朴素,仅仅希望能在保护区真正见到一次他们日夜守护的野生大熊猫。

(摄制组拿着小朋友们画的熊猫进行合影)

大海篇:

坐飞机上班的寂寞你不懂

摄制团队:王倩雯

“海油哥哥”张晨旭曾骄傲地说:“别人上班坐车,我们上班坐飞机”。从陆地到海中央的拍摄平台需要乘坐45分钟的直升机,听起来很酷炫,但在飞行过程中,直升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夏天的燥热也使大家在狭小机舱内愈发烦闷。“上飞机前我们所有人都要关闭网络,直到离开平台才敢打开,因为我们要去的平台在海中央,离柬埔寨不远,一旦行程码显示到过境外,那么就要面对14天的隔离”,张晨旭说。

刚来到拍摄平台时,我们非常兴奋,但伴随着时间流逝,面对着蔚蓝大海的一望无际,“寂寞”的感觉渐渐涌上心头。而“海油哥哥”们的轮班周期为28天,仅仅只有生活区内速度不快的WIFI可以链接陆地,偶尔刷刷视频缓解寂寞。

(直升机舱内照片)

(海上拍摄平台照片)

小动物的到来是上天送给他们的惊喜,“海油哥哥”们向我们讲述着他们在平台上遇到海豚、遇到鲸鲨群、遇到海鸟停下觅食,眼里泛着最为淳朴的快乐。我们也怀揣着无比的敬佩,在最后一天航拍时,拍下了一只海豚追随着航拍机连续跳跃6次,从远处跳到镜头前,在影像中留下了最完美的弧度,让这一集拍摄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航拍拍到的海豚)

湖泊篇:

风雨之后的夕阳更美

摄制团队:许庆、卫琛

本来预想中,这一集的拍摄或许会是最简单的,不用爬山、不用入海,只是在湖面泛舟,然而湖上的天气却异常多变,前一秒还在发愁遇到大雨要去哪里躲避,后一秒就瞬间雨过天晴。夕阳从云层缝隙中冲破,荡漾在洪泽湖上,本集的主人公唐真亚在我们身后驾着船,慢慢驶过荷花丛,场景既梦幻又真实。

(摄制组驾船在湖上“飞驰”)

(风雨过后拍摄到的夕阳)

平静的湖面格外辽阔,罕无人烟,景色也略显平淡,想把这样的场景拍出更好的效果,是我们面对的一大挑战,也更能感受到唐真亚作为“水上邮递员”在湖上坚守21年的艰辛与不易。在这里,唐真亚与妻子的乐观每一天都深深感动着我们,他操着一口带有浓厚口音的普通话,在湖上给我们讲述着这些年来在湖上发生的趣事,让每一天的拍摄都充满了欢笑。

(摄像马凯俊在湖边等待主人公唐真亚驾船到来)

戈壁篇:

喝口干净的水都是奢侈

摄制团队:王倩雯

从额济纳旗到拍摄地黑鹰山要开4个小时的车,拍摄时转场的路程少则1小时多则3小时,这其中搓板路占据三分之二,全程都在颠簸,颠坏了灯泡,也颠碎了图传的屏幕,我们打趣道:“这一集简直是‘大制作’”。更让我们难受的是在经历了风尘仆仆的路途后,连澡都没得洗,因为当地的水含氟量高,经过三次净化后依然无法完全清除余氯,水管里流出的水都是肉眼可见的黄色。

(摄影周东明跪地拍摄)

(陷进沙土的救援车辆)

守望相助是这里的人们对抗恶劣条件的唯一方法,当你的车停在路边时,经过的车辆都会停下询问需不需要帮助,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辆车什么时候会经过,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在下一秒成为等待帮助的人。

但就在这样一片看不到绿看不到水的地方,有人坚守了五年。黑鹰山虽然人少,但地处边境,这里有派出所、有医院、有边防连队,还有矿业企业和当地牧民。他们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电。所以正如本集聚焦的电力工作者所言:“你感受不到我们的存在,是因为我们一直都在”,是他们的无私付出,“照亮”了戈壁这片生命禁区的“路”。

(摄制组和电力工作人员的合照)

高原篇:

最纯净的蓝天最纯粹的坚守

摄制团队:许庆、卫琛

拉萨海拔,浪卡子县海拔,普玛江塘乡海拔米。我们在一天之内爬升了两千米,来到了索朗达杰警官和他的队友们常年驻守的高原禁地——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在这里,美丽与危险并存,雪山、草原、湖泊让你沉醉其中,但时不时的高原反应又时刻提醒着我,这里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派出所。

嘴唇干裂,夜晚难以入眠,这是在普玛江塘乡的日常。躺在派出所宿舍的床上,四周极致安静,只有满天星空,可严重的高原反应让我们根本没有心思去欣赏如此美景,每天躺到后半夜,才能短暂入眠。

(摄制组与派出所队员们在路上共进午餐)

(索朗达杰警官和队友们帮摄制组扛设备上冰川)

拍摄冰川时,虽是几个小小的土坡,正常走起来都会使人一步三喘,更别说我们还携带了拍摄和录音设备。达杰警官早早看出了我们的难处,上冰川前就把我们的设备分配在自己和队员身上,还热心地嘱托我们“注意脚下,只管好好走路,节省体力!”队员们长期在高原驻扎,早已适应了这样的环境,扛着设备在冰川上如履平地,不时还要停下来等等我们。

高原的风沙烈日虽然在藏民脸上留下了一道道岁月痕迹,但却磨灭不了他们纯粹而又真挚的心灵。有一场在乡下拍摄的升旗仪式,附近的牧民好多闻讯赶来,当国歌响起,每个人都停止了说话,举手敬礼,凝望着五星红旗在雪域蓝天下迎风飞扬......

(在普玛江塘乡的升旗仪式)

(在冰川上进行的拍摄)

离开普玛江塘之后,回想起遭遇的高原反应仍然感到后怕,但一想到索朗达杰、想到普玛江塘派出所的那群警官、想到藏地的那群人,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想我还是会选择去了解并记录下这群平凡又伟大的人们。

那些微小的闪着光的瞬间

穿越尘埃和沙砾

刻进岁月的每一道褶皱里

凝聚成平凡生活里奇迹的模样~

(感谢芒果TV筒子们的给力爆料!)

编辑:邹宇成刘琳/责编:陈方正李伦

长得萌萌哒的小叮当提醒您:

文章版权为湖南广播电视台办公室所有,

如有意转载,请事先联系我们获得允许并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unaht.com/xydl/7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